一
我看着这棵古皂角树。
树有好几百年的树龄,两三人合抱的树干在人多高处分成南北两技,分枝散叶,撑起一片遮天蔽日的树冠,北边半边有枯萎的痕迹。风烛年残的古树,枝干虬曲苍劲,树干上的皮纹上有长长的一道刀疤似的伤痕。树枝舒展四方,有的如斜剌的利剑,有的如身形佝偻的老者,平添了几分神秘而灵动的韵致。时值盛夏,扇坠形的墨绿树叶随风飘动。站在树下,耳畔似乎传来悠长清脆的蝉鸣声,一股充沛的清俊之气从头顶端倾泻下来。
在九寨沟县的二道桥村,我看到了这棵如我们苍溪县城的古皂角树。它长在水流湍急的白水河边,山峰陡峭的峡谷中、森林茂盛的山脚下,在村庄环抱的温馨氛围里,古皂角树粗壮的树身,支撑着亭亭如盖的树冠,打破了阳刚与阴柔的平衡,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据当地老乡讲,这棵树不结角角,但枝繁叶茂,用它的枝叶庇护着一方子民,见证了村子的数百年沧桑。显然,它是有“古树欹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的意境了。
二
时下,古皂角树周围围了一圈青褐层层叠叠的石片垒志的护栏。盘根错节的根系如老人青筋毕露的双腿,又像像粗大的绳索,伸向不远处老院子的墙基下面。
这个院子显然有些历史了。碎石片垒志的墙身,雕花的门窗,弯曲的护栏,院坝破损的石板,积地的灰尘,都在诉说昔日的荣光。据说它东边有过本地标志性建筑的四合院,院子大门“坐西向东”,取震卦文明之象,也有紫气东来之意。四合院前有碉楼,碉楼四层,有枪眼,是护院用的。近代出过个光大门楣的显赫人物,1949年底支持过南坪区旧武装起义,43年参加“铲烟”剿灭烟匪、在汉藏冲突中劝和成功,属于当地名副其实的望族。当年,古皂角树下,这位传奇人物,神采飞扬,享受着亭亭如盖的古树为他撑开一片绿色的天空。当我和其孙子拉家常时,望族子弟神思飞越的得意劲头依稀可见,但更多的是那种朴实谦恭。
三
在苍溪的红军渡,我看见过这样的石刻标语“红军是为穷人找饭吃的队伍”。
从史料中我得知,“当年平武参加红军长征的共有1156人,其中:县、乡、村苏委员以上的65人,游击队员242人,少先队员99人,儿童团员63人,妇女队员10人,直接参加的438人,参加支前长征运输的239人。”当年,这些人义无反顾的参加红军,是为了革命,革命不是让人死,而是让人活。
如今的九寨沟县(平武县)二道桥村,搭上了乡村旅游的末班车,经历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后,拔地而起防震功能强的钢混结构民居,白水河上的小水电,宽阔平坦的九若路,新二道桥头的公交站、小小的绿地景观……我参加的就是来此避暑的团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道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2023-8-2于九寨沟县二道桥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