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128|评论: 22

[转帖] 7月百城一二手房价均下跌,二手房价格环比已连降15个月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8-2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1日,根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报告》,7月,百城房价继续下跌,其中,二手房价格已连续15个月环比下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百城价格指数报告》,7月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77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1%,跌幅与上月持平;同比跌幅继续扩大至0.17%。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685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39%,已连续15个月环比下跌,跌幅较6月扩大0.14个百分点;同比跌幅扩大至2.04%。

  中指研究院指出,从市场表现看,7月重点城市新建住宅整体推盘量较6月减少,多数城市楼市交易呈持续疲软态势,新房供需两端均表现低迷。二手住宅方面,部分城市二手房挂牌量仍处高位,业主主动降价以促进成交,二手房价格跌势加深。

  从房价涨跌城市数量看,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7月份,百城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分别为45个和96个,其中,二手房价下跌城市数量连续2月突破90城。

  具体而言,7月份,各梯队城市新房价格表现各异。具体来看,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02%,北京、上海和广州均受高于城市均价项目入市带动,新房价格实现微幅上涨;二线及三四线代表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跌幅分别扩大至0.02%和0.04%。
1000

  图: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百城新建住宅价格及环比变化

  按照中指研究院数据,2023年7月,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为35个,较6月减少2个。具体来看,西安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06%;成都、宁波新房价格环比均上涨0.05%;北京、杭州等32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在0.05%以内。7月,泰州、宿迁等20个城市环比持平。

  2023年7月,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个数为45个,下跌城市数量与上月持平。具体来看,哈尔滨、扬州新建住宅价格环比跌幅较大,分别为0.48%和0.34%;长春、重庆(主城区)等10个城市跌幅均在0.1%(含)-0.3%之间;郑州、威海等33个城市跌幅在0.1%以内。

  从同比情况看,2023年7月,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下跌的城市个数为79个。哈尔滨、中山等6个城市跌幅均在2.0%(含)-5.0%之间,其中哈尔滨跌幅最大,为4.83%;芜湖、株洲等14个城市跌幅均在1.0%-2.0%之间;桂林、威海等29个城市同比跌幅在0.5%-1.0%之间;菏泽、汕头等30个城市跌幅则均在0.5%以内。

1000

  图: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及环比变化

  二手住宅方面,7月,各梯队城市二手房价环比显著下跌且跌幅均扩大。具体来看,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24%,跌幅较6月扩大0.11个百分点,北京和深圳二手房价持续回落;二线及三四线代表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下跌0.43%和0.39%,跌幅分别较6月扩大0.16个百分点、0.09个百分点。

  7月份,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4个,较上月减少4个。具体来看,三亚涨幅最大,为0.34%;北海、衡水、秦皇岛涨幅均在0.1%以内。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个数为96个,较上月增加5个。具体来看,盐城跌幅最大,为1.17%;温州、芜湖等36个城市跌幅在0.5%-1.0%之间,苏州、连云港等50个城市跌幅在0.1%-0.5%之间,济南、邯郸等9个城市跌幅相对较小,在0.1%以内。

  同比而言,7月份,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跌的城市个数为88个,较上月增加5个。盐城、淮安等14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跌幅在5.0%以上,其中盐城跌幅最大,为7.85%;昆明、哈尔滨等27个城市跌幅在3.0%-5.0%之间,西安、湘潭等30个城市跌幅在1.0%-3.0%之间;成都、天津等17个城市跌幅在1.0%以内。

  中指研究院指出,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房地产供求新形势,住建部释放积极信号的背景下,近期各地楼市支持政策出台节奏有望加快,政策力度有望加大。考虑到目前普通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楼市限制性政策已基本放开,未来政策优化的空间主要在核心一二线城市,政策优化方向或涉及优化认房认贷、下调首付比例及贷款利率、降低交易税费、放松区域限购等多个方面。未来,若核心一二线城市政策能及时优化调整,短期内楼市恢复节奏有望加快。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0

发表于 2023-8-2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跌了百分之二十以上,还有价无市

发表于 2023-8-2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泡沫依然很大很大很大

发表于 2023-8-2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限购限售如果放开,被套住的炒房客必然会疯狂出逃,到那时才是房价崩盘的开始。

发表于 2023-8-2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涨了百分之几百,下跌了百分之几,用李毅的话来说就是等于没有跌。

发表于 2023-8-2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银行比那个都着急,炒房客是个渣渣

发表于 2023-8-2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谐吉 发表于 2023-8-2 18:06
银行比那个都着急,炒房客是个渣渣

      软着陆是房子砸在购房人手里,硬着陆是房子砸在银行手里,死扛房价就是继续忽悠人接盘,尽量不把房子烂在银行手里。

发表于 2023-8-2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3-8-2 21:23
软着陆是房子砸在购房人手里,硬着陆是房子砸在银行手里,死扛房价就是继续忽悠人接盘,尽量不把房 ...

2023年1月到5月法拍房极速增加,这些就是硬着陆

image.png

发表于 2023-8-6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买就行让他们慢慢还贷款

发表于 2023-8-6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3-8-2 17:11
限购限售如果放开,被套住的炒房客必然会疯狂出逃,到那时才是房价崩盘的开始。

寅吃卯粮吃顺嘴了,只能限制在天花板。

没谁能负起房价崩盘的后果。

发表于 2023-8-6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微芒 发表于 2023-8-6 13:57
寅吃卯粮吃顺嘴了,只能限制在天花板。

没谁能负起房价崩盘的后果。

      用牺牲流动性的方式来稳住房价不难,但这样做的同时也打击了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城投公司以前欠下的债可以寅支卯粮,但想再借新债就难上加难了。不恢复楼市的流动性,明年的土拍市场绝对一地鸡毛,吃财政饭的人工资发不发的出来还是未知数。

发表于 2023-8-7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3-8-6 22:49
用牺牲流动性的方式来稳住房价不难,但这样做的同时也打击了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城投公司以前欠下 ...

哪里敢恢复楼市的流动性,只能高压焖锅,只要一流动,我敢保证手里有余房的跑得风快,大家一起抛,房价立马崩,房价一崩,土拍照样一地鸡毛。

无论怎样,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土拍都会一地鸡毛,与其用恢复楼市流动性来拉动土拍{拉不拉得动还两说呢 },还不如就此不动“赖活着”来得安逸,不做就不会错。

这么些年地方依赖土地财政也吃够本了,上头都看得很清楚,谁也不敢动楼市房价。至于开发商的积极性谁还管得了那么多?再说了,现在楼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开发商可以考虑转行了,积极性大可以忽略。

现在不是考虑繁不繁荣的问题,单单管好不崩盘就不错了,别的管不了了。

发表于 2023-8-7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3-8-6 22:49
用牺牲流动性的方式来稳住房价不难,但这样做的同时也打击了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城投公司以前欠下 ...

吃财政饭的一样会降薪,年终就拿不了原来那么多了。

发表于 2023-8-7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微芒 发表于 2023-8-7 16:17
哪里敢恢复楼市的流动性,只能高压焖锅,只要一流动,我敢保证手里有余房的跑得风快,大家一起抛,房价立 ...

      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50%以上,房价自由浮动至少有人拍地,没人拍地这笔收入基本就没有了,这是地方财政所不能承受的。

发表于 2023-8-7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微芒 发表于 2023-8-7 16:53
吃财政饭的一样会降薪,年终就拿不了原来那么多了。

      最多只能不发绩效奖,扣工资可能要闹哦。

发表于 2023-8-8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3-8-7 21:44
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50%以上,房价自由浮动至少有人拍地,没人拍地这笔收入基本就没有了,这是 ...

地方财政已经入不敷出也还得硬撑,可以寅吃卯粮。

到时候既然不能开源只能节流,减少三公经费,退休的不增员,多聘请临时工。其实办法还是挺多的。

发表于 2023-8-8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微芒 发表于 2023-8-8 14:14
地方财政已经入不敷出也还得硬撑,可以寅吃卯粮。

到时候既然不能开源只能节流,减少三公经费,退休的 ...

依靠土地财政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土地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就现在而言也是在吃子孙饭。

发表于 2023-8-8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微芒 发表于 2023-8-8 14:19
依靠土地财政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土地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就现在而言也是在吃子孙饭。

      成都偏于西南一隅,优势只有成都平原的土地。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发展已经到极限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