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古人都说君子不立于危墙,让我们和家人住在因为重大质量缺陷导致楼栋出现极大安全隐患的超高楼层里相信也不是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总的初衷,万科地产高喊“活下去”时候不应该是以万科客户“死去吧”为代价的。 万科核心价值观写到“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和“阳光照亮的体质”,
我和万科公园澜岸府(万科公园传奇)众多业主所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的除了成都万科地产的丑恶和下作,更多的是成都万科对客户的漠视和戏弄;树立一个品牌需要几十年,毁掉一个品牌可能就在一瞬间,万科成都地产,请珍惜自己的羽毛...
拿什么拯救你,万科成都地产!
邀请大家看先看看我拍摄的视频,能更清楚知道我买万科的住房遇到了什么! https://v.douyin.com/iJkGdPRe/?u ... amp;utm_source=copy
2020年年初在疫情阴霾的笼罩下,我和家人满怀期望和欣喜在老家成都置业,购买了一套由成都中万景天置业有限公司(万科成都地产公司)开发的166平米精装改善房(每平米万科号称装修标准达到4700元),楼盘备案名叫“万科公园澜岸府”(对外销售叫“万科公园传奇”),位于成都天府新区麓湖板块;经过两年半的等待,终于在2022年5月28日等来了交房,也很快等来了在我人生认知中所能接触到的各种丑恶,欺骗和愚弄;交房和验房后不到一周,成都周边迎来了一次里氏6.2级的地震,我们购买的楼盘也感受到了地震带来的晃动。6月10日我们在新房打扫卫生时发现了所购买房屋的客卧天花板出现了两条贯穿整个天花板的裂缝,当时还以为是装修腻子层和涂料层是不是由于地震,温度或者别的原因开裂,没有特别在意,万科房修也说这是正常小问题,后期简单修补下就解决了;让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后续的一两周内,主卧,客厅,书房等几乎每间房都陆续出现了大面积贯穿整个天花板的裂缝,联系万科房修,房修面对这种大范围天花板开裂情况也很为难,建议我们打万科投诉电话;在无数次打万科投诉电话无果的情况下,我们被迫拨打了成都市12345市长热线,希望政府能出面协调解决此事,不久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局质量监督站(后续简称“天府新区质监站”)出面了,他们说他们来协调万科解决此事;抱着对万科和天府新区质监站的无条件信任,万科安排房修进场把天花板裂缝处凿开,在裂缝处糊上水泥和刷上腻子层;在修补的过程中正好有别的建筑行业的朋友到我家来参观,看到这种情况后善意提醒我到楼上看看是什么状况(我们房屋所在的楼栋是超过100米一共40层的超高楼,出于安全考虑,整栋楼分别设置了两层避难层,我们所购买的楼层正好位于其中一层避难层楼下,避难层毛坯交付没有做任何装修), 来到避难层,才惊讶发现避难层地面也满是裂缝,而且和楼下天花板的裂缝是一一对应的;搞建筑的朋友神情严肃对我说最好让万科停止楼下的修补,请第三方鉴定机构来检测下楼板裂缝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因为按照他的认知,这种目视宽度很宽,大面积贯穿型裂缝已经是很严重的质量问题,且不提在避难层满目可及深陷地面的脚印,裸露的钢筋,蜂窝和麻点…
从最初购房的欣喜和满怀期待到愤怒和充满绝望,往往只需一瞬;
购买期房所带来的风险和维权的艰辛和不易逐渐在我们面前呈现和展开,套用万科的宣传用语“我们的1%的失误对客户就是100%的损失”, 而在后续和万科成都地产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深刻领会到了成都万科把这一条贯彻到底的决心
“让客户损失到底...”。
房屋天花板出现大面积开裂后,我们咨询了做律师的朋友,朋友建议我们立刻做证据保全,以防开发商掩盖和破坏(还是朋友有先见之明,后续我们陆续经历了多次这样的事); 我们随即联系了成都本地一家公证机构上门做了拍照录像做证据保全。 在这个过程中,小区已经交付的同一个楼栋和不同楼栋其他业主家里也陆续出现了楼板开裂,为了弄清万科公园澜岸府(万科公园传奇)施工质量的真相,我们进到了尚未交付和精装的其他3栋楼实勘,在没有木地板和石膏吊顶的掩盖下,楼板裂缝更是以触目惊心的状态一览无余呈现在我们面前(后续万科在得知我们去到了未交付楼栋拍照录像后,立即对有裂缝的楼板做了自流平掩盖)。 面对这样的施工质量,我们和其他业主继续拨打了成都市12345市长热线,希望第三方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出现的大面积楼板开裂做一个公正客观的检测和分析,以判断万科公园澜岸府(万科公园传奇)楼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随后在天府新区质监站和万科的协商下,万科才同意请第三方来做检测;天府新区质监站提议邀请四川省建筑科学院来做检测,说四川省建筑科学院是省内权威机构,我们出于对万科和天府新区质监站的再一次信任同意了,没想到后续的相关“鉴定结果”又一次证明了我们的幼稚和天真。
2022年6月28日在天府新区质监站的协调下,由成都中万景天置业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建筑科学院在万科和我们全程陪同下进入我们所购房屋和楼上对应避难层开始检测,试图“查明”楼板开裂的成因和分析开裂是否对结构件造成影响以及后续处理建议。 在全程检测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四川省建筑科学院只使用了钢筋间距扫描仪相关楼板做了检测。2022年7月15日,在我们的一再催促下,
四川省建筑科学院一份完整的全面的鉴定报告终于“出炉”了,鉴定结果和结论如下:
1. 经查阅委托方提供的由四川省建业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XXXX)证实:本次鉴定楼板所用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30);
2. 现场对本次鉴定楼板的厚度及钢筋布置情况进行了抽测;
3. 根据现场实际检测条件,对本次鉴定现浇板的裂缝宽度进行了抽测,
结果证实:所抽测部位楼板底面裂缝的宽度在0.10mm~0.15mm范围内,楼板板面裂缝的宽度在0.04mm~0.50mm范围内。现场采用在板面浇水的方式检查证实,本次鉴定楼板的板底裂缝部位普遍存在渗水现象,表明裂缝沿板厚方向贯穿;
4.
根据现场检查,结合委托方提供的竣工图纸,相关施工隐蔽检验记录及质量保证资料对本次鉴定楼板承载力进行计算负荷,本次鉴定现浇板的裂缝主要系混泥土收缩所致的收缩类裂缝,即为非载荷作用所致,其裂缝未对所在结构件的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本次鉴定楼板承载力均满足安全性要求。
看到四川省建筑科学院鉴定报告的结论后,在确认自己和别的一起参与鉴定业主智商尚且达标且受过高等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对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和严谨性提出了质疑,一是楼板混凝土强度在没有做相关复测的情况下只是凭借委托方提供的数据就下结论符合C30设计强度有悖客观性和严谨性;二是对鉴定的楼板厚度和钢筋布置情况抽测结果只有数据记录而没有定性分析,缺乏客观性和严谨性;三是楼板裂缝宽度检测数据从何而来存在极大争议,因为我们在全程陪伴过程中未发现检测方有使用过专业裂缝检测仪做过相关裂缝的检测(在后续和检测方的当面沟通和质疑中,检测方坚持说在检测时,在我们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从裤兜里掏出一把透明的小尺子进行了快速量测),因此楼板裂缝宽度数据缺乏真实性和严谨性;四是认定本次楼板承载力均符合安全性要求的结论在前三项都缺乏客观性,真实性和严谨性的前提下就得出推论没有让人信服的依据。
面对这样一份缺乏客观性,真实性和严谨性并且号称由四川省内最权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我们开始感受到了万科对相关机构和单位操弄对我们正常申述和维权带来的阻力和影响;但是越有阻力,我们越想要知道这大面积楼板贯穿性开裂对楼栋的安全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除了楼板这个主要结构件以外,对安全至关重要的梁和柱的水泥强度是否也未达到设计标准?尤其成都和周边地震频发,房屋的安全性到底能不能得到保障,谁也不希望看到第二个湖南塌楼事件再现!
面对国内地产商排名第一的万科,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影响力强大的万科面前讨要一个公正的解决方案和说法谈何容易,除了诉诸司法诉讼或者媒体曝光别无它法,而且我们清楚地知道如果想要启动司法流程,作为原告方,我们必须首先要拿到可信的证据证明万科成都开发的万科公园澜岸府(万科公园传奇)有重大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才能让法院立案。
我们随即开始尝试联系成都本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当他们听到是万科而且四川省建筑科学院已经出具了相关检测报告,纷纷婉拒并善意提醒我们这件事的复杂性会远超我们的想象,而且作为同业他们也不想卷入和四川省建筑科学院的对抗中。天无绝人之路,即使再黑暗的天空太阳也终将升起。 在热心朋友的引荐下,2022年8月份的时候终于有一家有正义感且有资质的本地鉴定机构愿意顶住压力帮助我们做楼板裂缝检测, 在我们全程陪同下,这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用国家认可和标定好的专业裂缝检测仪对相关楼板裂缝做了全面检测;2022年9月1日,由我们委托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出具了裂缝鉴定报告,鉴定结果和结论如下:
1. 根据现场检测情况可知,
楼板裂缝宽度范围为0.46mm~1.61mm, 现场通过板面浇水方式证实,本次鉴定楼板的裂缝普遍存在渗水现象,
表面裂缝沿板厚方向贯穿,其部分裂缝缝款已超过“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50292-2015)中标5.2.5规范限制;
2.
所测裂缝达到了Cu级别(钢筋混凝土主要构件>0.5mm),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显著影响承载力,应采取措施。
有了这份专业和严谨的检测报告作为证据,我们联系并聘请了律师,我方律师在2022年9月27日给成都中万景天置业有限公司发出律师函,之后并未得到成都中万景天置业有限公司任何回应;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方向管辖区地方法院申请立案,一开始管辖区地方法院以四川省建筑科学院的检测报告结论为依据拒绝立案,在我方律师的一再要求和斡旋下,成都管辖区法院才最终在2022年10月同意立案。从2022年10月立案一直到2023年3月,经过证据交换和我方极力争取,管辖区法院才同意通过摇号共同选定另外一家鉴定机构再次对涉案房屋做司法鉴定和检测;
在此期间万科成都地产为了掩盖证据,多次在我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对我方所购房屋上方避难层楼板裂缝做掩盖处理,甚至野蛮锯断沿着裂缝打入楼板尚未注胶的几百个钢钉,对我方所购房屋天花板再次造成了不可逆的二次破坏,我方在得知情况后给辖区派出所报了四次警以阻止万科在立案后还试图掩盖和破坏证据。
时间来到2023年3月6日,司法鉴定机构在万科和我方的共同陪同下到涉案房屋使用专业裂缝检测仪,钢筋间距扫描设备和厚度检测仪对裂缝,楼板钢筋布置和楼板厚度等项目做了检测; 同时由于我方严重怀疑涉案房屋楼板水泥强度不达标,希望通过楼板钻芯取样方式进行压强测试来做准确判断; 对于我方提出的钻芯取样测试水泥强度的正当诉求,万科成都地产以各种理由反对和拖延,在我方一再坚持和努力下,管辖法院才同意由司法鉴定机构在2023年3月26日到涉案房屋做了楼板随机钻芯取样。对我们和相关业主来说,这份司法鉴定报告至关重要,关乎真相是否能够被披露,正义是否能得到伸张,整个小区700多户业主的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
2023年5月12日,司法鉴定机构的报告终于出具,鉴定结果和结论如下:
1、涉案房屋随机钻芯取样经过压强测试,按照“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JGJ/T 384-2016第6.3.4条规定,
涉案房屋楼板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仅为C20,部分位置混凝土强度甚至只有C11.8 不满足C30设计要求 ;
2、
涉案房屋绝大部分贯穿裂缝宽度远超“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50292-2015版第3.3.1条所规定安全性鉴定分级标准中不适于承载的裂缝宽度评定,达到Cu严重级别 (钢筋混凝土主要构件>0.5mm应评定为Cu级别,涉案房屋所检测裂缝最宽达到3mm);
3、
涉案房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共98个点,其中合格33个点,合格率为33.67%, 不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附录E第E.0.5条的规定;
4、
综上,所有的质量问题已导致楼板失去了应有的承载能力;
在看到楼板强度检测数据只有C20的情况下,我们和更多业主提出了对涉案楼栋梁和柱水泥强度检测的述求,迄今为止都未得到法院的支持。
在如此触目惊心的检测数据面前,我们不知道
有如此重大质量缺陷的万科公园澜岸府(万科公园传奇)当初是如何通过检验和验收的?!除了我们透过各种渠道所了解到的层层转包,极限压低成本,赶工期,不规范操作导致万科公园澜岸府(万科公园传奇)质量出现如此严重问题,还有相关政府机构监管的缺失(在和天府新区质监站的面对面沟通中,面对我们这个问题,他们自己说人手不够,不可能对辖区内每个开发商的每个楼盘做到全面监督...)。 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 楼塌时又会由谁为无辜的亡灵来承担责任?! 如果大家有机会路过万科的工地,相信大家都能看到万科张贴在显眼处的宣传语“质量好不好,客户说了算”,多年前的万科可能真的把这十个字很好地贯彻,如今这宣传用语已经异化为“质量好不好,客户说了不算”...
转眼间到了2023年8月了,立案快一年了,司法鉴定报告出来后又需要对鉴定修复机构做摇号然后由鉴定修复机构出具修复方案,
面对万科和这么大一个烫手山芋,被迫营业的修复鉴定机构充满了忐忑,做好了退案的准备,修复责任太大了!生怕一不小心就踏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替万科背锅...
在此期间我们又经历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包括:
1、
万科地产在我方房屋上方避难层打开消防龙头然后“忘记”关闭,导致大量水顺着裂缝和钻芯取样孔洞灌入我方房屋, 墙纸,地板和家具被泡(有视频监控为证);
2、自家车挡风玻璃莫名其妙出现一个
用锐器砸的洞,前挡风玻璃撕裂;
3、
X院主动建议我们原价退房(买了个寂寞,几百万的损失谁来赔付?);
4、
X院善意提醒我们如果继续维权,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就业 (我们合理合法正当维权,孩子也会被殃及?);
写在最后: 万科成都地产在成都天府新区最近几年开发的别的楼盘也出了不少吸睛的事情,包括万科天府华庭业主在正常验房时被万科供应商拖到电梯殴打,调取监控时然后万科称硬盘被偷;万科在天府新区的灯塔项目万科天府锦绣偷工减料,业主拉横幅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