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70|评论: 8

[转帖] 囤盐?囤海鲜?囤检测仪?专家:可以,但没必要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8-25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24日,“囤盐”突然间成为了一个热搜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象新闻记者查看盒马等多个生鲜电商平台发现,低钠盐、食用盐显示“缺货”、“补货中”。京东七鲜超市提供的数据据显示,食用盐从22日至今销量环比增长208%,碘盐销量增长149%。
1000

  福州晚报消息,8受“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消息影响,8月24日福州部分市民抢购食用盐,目前登录朴朴以及永辉生活APP,发现朴朴销售的5款食用盐有4款处于“补货中”状态;永辉生活APP中食用盐也出现断货状态。

  @FM985扬州新闻广播报道:在扬州大润发等超市,购买食盐的市民明显增多,一些品牌食盐的货架已经被清空。不少购买食盐的市民表示,虽然知道食盐保质期只有3年,但是看到其他人买了,也就“跟风”囤一些。

  究其原因,大家的恐慌一部分是来自微信群,群内有人已经开始发布“囤盐”信息。而在一些团购群内,有“团长”开始推销起食盐。

  不仅如此,A股市场上的盐业股也表现强劲,其中江盐集团的股价连续3天涨停。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原盐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国家,盐产区分为海盐产区、井盐产区、湖盐产区。2022年,我国原盐产能达11585万吨,产量达8390万吨。总体上,现有食盐产能大于消费需求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

  产量有,但中国的盐是否会面临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影响?我们需不需要囤盐?

  中国盐业协会会长表示,我们国家有严格的食品安全规定,国内的产盐量也满足需求。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晏瑲表示,我国食用盐与韩国不同,主要来自井盐,不会涉及污染区域,居民不用过度囤盐。

  截至记者发稿前,河南郑州地区的“美团外卖”“永辉超市”商家APP显示,食用盐均处于正常销售状态,甚至有商家标出0.01元打折促销价。

1000

  和盐一样热的,还有海鲜和核辐射检测仪。

  针对日本排放核污水,担忧的群体中当属海鲜店家、日料店家以及经常消费这些店铺的消费者们,他们对于核污水排放的担忧日益扩散。

1000

  一些消费者表示,自己和家人吃日料海鲜的频率一直在降低。

  日料店则担心核污水可能会对日本的海产品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一位日料店店主说,店内并不进口日本食材,而是会选用更安全更优质的其他区域海产品代替。另一位店主认为日本核污水排放的影响是蝴蝶效应。虽然目前看不到冲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裂变还会发生。

  除此之外,大象新闻记者在某电商销售平台看到,平时鲜有问津的核辐射检测仪,如今月销售量已达1万多件。商家称,可实时检测食物等核辐射含量。

  购买核辐射仪的刘女士表示,以后海产品她是不会再吃了,担心淡水及淡水产品也会受到影响,为图个安心就买了检测仪。

  刘女士这种担忧,源于人们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和食品安全的重视。毕竟,盐、食品是大家生活中必要部分,对于核污水排放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

  但“囤粮”能解决的,也仅是一个被舆论和谣言贩卖的焦虑。不理性的囤积物资,不仅会给城市带来短暂性的“抢购短缺”,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增加社会的恐慌情绪。

  在历年“囤货众生相”的事件中看来,此次的囤积热潮似曾相识。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9级大地震,因地震导致的海啸、核辐射等危机,彼时两条谣言使中国陷入疯狂抢购食盐的“盛况”,谣言1,核辐射会污染海盐,谣言2,吃盐可以防辐射。武汉郭先生在当时从3家商铺买下一万三千斤食盐,共计花费两万七千余元。

  卫生部当即辟谣,吃盐并没有防辐射的功能,且我国食盐中海盐占比不足20%,并不会影响群众购买食盐的需求。

  抢盐潮来的快,退的也快。那一万三千斤的盐山,压得郭先生窝心又难堪。

发表于 2023-8-25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海盐比例不高今后不吃海盐就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00

发表于 2023-8-25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抢药的事又在以换一种商品在上演

发表于 2023-8-25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在藐视我千年盐都--自贡的权威。。

久大盐业集团的井盐,无论产量,质量都名列前茅。。
2011年时候,记得自贡,荣县,富顺也有抢盐闹剧。

当年久大盐业把工业盐压缩哈,加大食盐,立马就恢复正常。。


发表于 2023-8-25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1939年自流井与贡井首字成立-自贡市。抗战时期也是抗战的需要。
现在燊海井的盐品质最佳。

东汉章帝时期就有就开始卖盐巴了,两次川盐济楚,自贡也阔气过。
盐,这座城市最不缺乏的,供应全川以及西南地区都绰绰有余。。加两湖。。。

发表于 2023-8-25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缺盐,有交通运输不方便的因素。运输成本高,比如,人背起走盐走茶古道成本必然高,时间慢。
现在,那个成自宜350高铁都要通了,成都-自贡应该在一小时左右。

发表于 2023-8-25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每天向太平洋排放大约一个标准游泳池的核废水,含有核废水的海水到达中国海岸大约需要200多天,稀释到什么程度还是未可知,现在就开始囤盐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