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水如画

蓬安锦屏镇司马相如故城及嘉陵江漫滩湿地公园旅游项目将正式规划开发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10年重庆旅游推介会照片 113.jpg

发表于 2010-1-2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应该顶。

发表于 2010-1-27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开心看到家乡的变化如此之大!!!
愿故土明天会更好!!!

发表于 2010-1-27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不是忽悠吧!?

发表于 2010-1-29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心想亊成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那遥远的和平村:一个我曾用歌曲取暖的伤心地   文 / 邓四平
也许,在比例最精确的中国地图上,也不一定找到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的名字。犹如将军心目中的兵家必争之地,文人骚客心目中的名胜古迹,亦如记忆深处的童年的阿娇,梦萦魂牵的儿时摇篮,这个名叫“和平村”的故乡的小地方,却自始至终深深地雕刻在我的心坎上,挥之不去。
一个三岔路的交汇处,横着长长的一排老式的房子,一字形排开,青瓦,竹篾墙,刷着红油漆的铺板门,房前有高大碧绿的洋槐树,还有石桌和石凳,每间房子仿佛还有门槛,并不高,墙最低的地方是长形的条石砌成的防盗的墙,这些房子大多开设的小杂货铺,小药店。横房的最左边还有打米房,房前立有几排木头的架子,平时农民拿麦子来榨干面,那架子悬挂干面,一排排的干面悬挂在风中,雪白雪白的,随风飘拂,仿佛洁白的芦花,更似战国的旗帜,迎风猎猎地抖擞。
小时候,30年前的1980年,为了养家糊口,我家父母在永兴场的街上自己家中开了一爿小小的杂货店,那时候,每逢临近的兴隆场、济渡场逢场天,母亲便要背上一大背篓针线、洗衣粉、玩具、鞋子等等小百货赶路到20多里路外的兴隆场去摆地摊,母亲说,赶场的人多,稍不留心,就有人顺手牵羊。因此,很多时候,我就也要跟着母亲一起去兴隆场帮着母亲看摊摊。那时候,这个叫和平村的地方,便成为了我记忆中的一个重要的驿站。每次去赶兴隆场的时候,母亲背着一大背篓各种货物,佝偻着腰,吃力地在前面走,每走上三四里地,母亲为了等走在后面的我,便要放下背篓在路边等。母亲额头上的汗水,大滴大滴地往下落,衣服也被汗水打得焦湿,每每看见这些,我就深深地懂得了母亲的慈爱和伟大,也更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稍微歇息片刻功夫,便又要继续赶路,沿途要经过叫张家垭口、袁家巷子等等地方,那些地方都是有着明显的标志的:张家垭口山顶上的大黄角树树冠硕大如亭亭的华丽的古时的大官出行的车盖,三个大树枝桠仿佛三条凌空腾飞的龙。
袁家巷子的木匠折尺一般的木房,据说是村小学的房子,木头的窗棂,老远看去仿佛风干的死人的肋骨,怕人得很。听说,那屋子里有吊颈鬼,有人看到过的,在晚上,披着长发,吐着猩红的舌头出来找替死的人。所以,每次经过那个叫袁家巷子的地方,我都出奇的怕。那村小学的房前有很大的空坝,电影院下乡,常在那空坝子撑起两根大竹篙,张开一张雪白的床单似的银幕,放露天电影。小时候,我们也常常跟着大人打着火把赶夜路去看那露天的电影,其实,大多时候,一到电影放映之时,我们又躺在大人的怀抱里进入了梦乡。
从永兴场到兴隆场去,大致20里地远。和平村大致就处在中点位置上,俨然成为了一个天然的歇脚的好地方。去的时候,可以在这里稍作停顿,养精蓄锐后,有了饱满的精力,就可以继续赶往目的地。赶完兴隆场,回家的时候,夕阳西下,一看见临近中点站和平村了,就像航海的人在漆黑的海洋上远远地看见了岸上的灯塔一般,心中倍感温暖的慰藉。看见和平村,就相当于看见了永兴场上的我的老家一般,因为,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疲惫的脚步顿时又有了力量,心中便又顿时充满了希望和曙光一般。
那时候,家中父母和二哥也常常拉着一个大板板车到一个叫罗家的地方去进麸醋回永兴场卖,那麸醋进价只要8分钱一斤,拉回永兴场就可以卖到2毛钱一斤,很是赚钱的。父母和二哥往往一大早天刚麻麻亮就赶路拉着板板车走到罗家去。我和家中的姐姐一放学迅速在家煮好饭菜,便也赶到和平村的三岔路口去等父母拉麸醋回家的大板板车,只要一看到父母佝偻的身影一出现在济渡场往兴隆场方往上上坡的时候,我和姐姐两人顿时都会喜悦和激动得又唱又跳,然后,老远跑上去,帮着父母和哥哥一起抽板板车。
那时候,从蓬安搭车赶南充叫下南充,父亲也常常把我带到南充西门市场一起去进布鞋、塑料凉鞋、泡漠凉鞋、胶圈、洗脸帕等百货回永兴场卖,陆续进好的各种货物就直接在西门市场的一个空地里堆放成一座小山似的,我的任务就是直接站在这些货物旁边看守这些货物。进货物回家卖那是一件责任重大也很辛苦的事情。那时,永兴场还根本没有直达南充的班车,直到现在还依旧没有。于是,半夜凌晨四五点钟,我便要跟着早早起床的父亲一道,扛上一大卷进货用的蛇皮癞口袋,打上一个大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地赶上七八里地,到和平村去等候罗家镇的一个姓刘的师傅驾驶的到南充去的早班车,往往由于我们父子两人去得太早,赶到和平村的时候,天上的星星往往都还没有隐去,天气寒冷,父亲和我,便偷偷地坐在和平村的横房子的人家的房檐下躲露水,很多时候,父亲便将我搂在他身边,两人依偎在一起,天气虽然寒冷,但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爱的深沉。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1992年师范毕业,我分配到了老家永兴初中教书,父母所在的缝纫社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也就垮了,很多时候,看见年迈的父亲和母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了养家糊口,因此,每周星期六或者星期天,我也就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家中老父亲下南充进货回永兴场卖的责任了。依旧是每周周末半夜凌晨时分起个大早,打个大手电筒,赶上七八里路,到和平村的岔道口去赶南充的班车,,每每一个人走到那个据说有吊颈鬼的袁家巷子的地方的时候,我的心里就非常地恐惧和害怕,于是,经过那排横房子的时候,我就大声地唱起各种各样的歌曲来为自己壮胆,一阵小跑跑过那排横房子后,我依旧感觉得到心仿佛要蹦跳出胸腔的难受。
因为我的无能和无助,我也只能这样重复着父辈一代又一代走过的路,这就是生活。这也是人的本能。为了让后来不幸患尿毒症的父亲医病,为了养活年近古稀的母亲,为了养活没有工作的妻儿,我别无任何选择。
但是,我依旧感激生活的磨砺和考验。生命里,我感激那个叫和平村的小地方,她让我懂得了最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难苦楚和极端地不容易。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从最挚爱的故乡永兴,从最遥远的天成,从偏远的济渡,一路颠沛流离,走过风,走过雨,看尽人间的各种世态炎凉,尝尽人生的各种辛酸和苦辣,但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摧毁我的斗志,因为,那一个叫和平村的地方发自灵魂最深处地砥砺了我,磨练了我,并深深地给予了我无穷的信心和力量。那时候,在寒冷的黎明前夕,每次在和平村的人家房檐下坐在冰冷的石头上等候去南充的班车冷得确实受不了的时候,我最喜欢轻轻地唱起亦用来取暖的歌曲便是郑智化的《水手》:
“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
像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
永远难忘记
年少的我喜欢一个人在海边
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
总是幻想海洋的尽头有另一个世界
总是以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儿
总是一副弱不禁风孬种的样子
在受人欺负的时候总是听见水手说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
渐渐的忽略了父亲母亲和
故乡的消息
如今的我生活就像在演戏
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
总是拿着微不足道的成就来骗自己
总是莫名其妙感到一阵的空虚
总是靠一点酒精的麻醉才能够睡去
在半睡半醒之间仿佛又听见水手说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寻寻觅觅寻不到活着的证据
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
骄傲无知的现代人不知道珍惜
那一片被文明糟踏过的海洋和天地
只有远离人群才能找回我自己
在带着咸味的空气中自由的呼吸
耳畔又传来汽笛声和水手的笑语
永远在内心的最深处听见水手说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经历过和平村的人,没有吃不下的苦。
因为,那一个故乡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时刻告诉我:“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么留给地平线的,就只能是一路风雨兼程。”
我那遥远的和平村:一个我曾用歌曲取暖的伤心地。
2010年1月29日3119字写于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大哥大嫂大妈大爷对蓬安旅游事业的大力支持。
蓬安旅游:有你更精彩!

谢谢你对蓬安旅游事业的大力支持。欢迎你来蓬安旅游。


   
http://img.mala.cn//month_1002/1002011709b32681754ae8a9e9.jpg

发表于 2010-3-20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三易


    网友“一帆烟雨”先生以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周子古镇为背景拍摄的《蓬安揽胜》获得全国金奖的作品如下:
   

http://img.mala.cn/month_0911/0911252038a5a4c1965972bad9.jpg

发表于 2010-3-31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锦屏镇司马相如故城及嘉陵江漫滩湿地公园旅游项目开标会议:
http://bbs.mala.cn/viewthread.php?tid=1791173&pid=13317695&page=1&extra=#pid13317695

发表于 2010-4-3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r拭目以待,分享盛宴,皆大欢喜。

发表于 2010-4-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10-4-4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楼主 辛苦了

发表于 2010-4-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楼主幸苦了,以后有没有规划图给我没看哟!
发表于 2010-4-8 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2月22日 13:17 新闻出版报


    1998年6月27日四川《南充日报》周末副刊在第一版
右下角登出了一篇《跌了一跤服姜汤百岁老人长新牙》的
社会新闻。《南充日报》社摄影记者谢奇看了本报这则新
闻,出于职业的敏感,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作素材。
4天后,谢奇背着摄影器材风尘仆仆地赶到蓬安县海田乡,
向乡上干部一打听,谢奇惊了一跳,这竟是邓四平炮制的
一篇假新闻。

    直面新闻造假者

    采访邓四平是我们由来已久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
准备,我们利用8月1日这个双休日询问了“小猫误拨电话,
耗去话费千余元”一文的采写经过。海田小学邓文峰老师
安了部电话,邻居钟德亮家的猫拨了“18-16”字样,邓
文峰的妻子罗海英误认为这是1816元话费,其实这是时间,
猫不拨也要显示的。我听说此事后,认为是新闻,可登报,
于是写出了文章。

    说到《杀鸡得金块你说怪不怪》一文的采写过程,邓
四平是这样讲的:海田乡4 村7社胡和平在街上补鞋,6月
8日碰到邓四平去上早自习,遂向他兜售金子。胡和平对
邓四平说金子重27克,价值3000余元,金块上面还有个“
金”字。邓问胡和平金子是哪来的,他说是杀鸡杀到的。
根据上面的这些龙门了,邓四平于是写出了《杀鸡得金块
》一文,为使读者相信,他又凭空编造了胡和平所在村土
质含金量高,鸡长期啄食泥土、石子、金子难于消化就在
体内沉淀下来的所谓“专家”分析。

    “你想出名,找我总对!”

    邓四平经常有文章见报,自然成了海田乡的“名人”
,他常常口惹悬河地给街坊邻里讲自己创作的事情,吹到
得意处总爱冒出一句口头禅:“我想叫谁上报就上报。”

    海田乡计生干部陈天军在济渡乡工作的时候协助打捞
过一个落水者的尸体。善于联想的邓四平马上想起了本乡
的吕文斗喝醉酒在河边洗手掉入河中淹死的事情,虽然吕
文斗在1994年8月就被淹死了,但这并没影响邓四平的发
挥,他凭想象写出了《计生干事陈天军英勇救人》的稿子。

    两周过后,省、市的一些报刊陆续登出了陈天军英勇
救人的动人事迹,海田乡的群众也议论纷纷,陈天军到邓
四平处要来样报一看,果然自己上了报,被救者是自己从
没听说过的吕福清。陈天军问为什么要写“吕福清”,“
谁问就说救的是你父亲,”说起吕福清谐音“你父亲”这
个名字来,邓四平满脸得意。

    “报社有哥们儿”

    邓四平到处发新闻稿子,却从没找过学校和乡上有关
单位审核盖章。海田中学的一位领导大为不解,曾不止一
次问邓四平不盖章怎么能发稿。邓四平很神秘的告诉这位
领导:“我在报社有哥们儿。”据我们调查,帮助邓四平
发稿的并不是什么报社的“哥们儿”,而是他私刻的一枚
“蓬安县海田乡报道组”的公章帮了他新闻造假的大忙。

    邓四平新闻造假屡屡穿帮,在社会上造成极为不良的
影响,海田乡党委研究追缴了邓四平私刻的公章。在海田
乡党委副书记邓茂元处,我们见到了邓四平的这位“红哥
们”。这枚章雕刻极其粗糙,印模大小不合规范,字体乱
来,连印章中心的五角星都雕刻得歪歪斜斜。反复查看这
枚假公章,我们真不敢相信它竟能蒙骗那么多见多识广的
编辑、记者。

    “新闻允许20%的虚假”

    邓四平是1989年考进四川蓬安师范学校的,在学校期
间就狂热地从事文学创作。迅速出名,邓四平逐渐走上了
编造假新闻的道路,也就是他说的“炒”作之道,以至后
来把自己都“炒”糊了。

    对自己写的那些假新闻,邓四平不认为是造假,他振
振有词地说这都是“处理”和“加工”,他说他的作品都
是经报纸副刊写的,副刊的“广闻类”中就包括珍闻、轶
事,这些珍闻、轶事允许20%的虚假,听着邓四平述说自
己的“创作理论”,我们除了无法平静心情之外,那就是
摇头叹息......   邓旭、李永谦

发表于 2010-4-8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听说,山水如画在六岁的时候,还强奸过一头水牛!
支持姚局长 发表于 2010-4-7 17:01


好搞笑!

“支持姚局长”竟然是邓四平君的马甲!
蓬安第一才子,好有创意哟!

不过,往自己脸上抹狗屎,就太恶心了!

昔日得志忒轻狂,不可一世刀笔枪
自小不孝爹和娘,欲盖弥彰露丑样
只认钱财不认理,枉自一手好文章
众叛亲离不思悔,唾沫淹死见阎

发表于 2010-4-1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山水如画


   漂亮!

发表于 2010-4-28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我顶

发表于 2010-4-28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0-1-25 12:04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你又再次忽悠锦屏黎民百姓哟!  高市长你能听到黎民百姓的呼声吗?http://i5.jrjimg.cn/201002/05/bbs_attach_img/bbs_attach_img_12653614118211.gif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