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其词的语言魅力
所谓闪烁其词,此指说话或作文,使用语言上故意不说明确;或者本可以这样说,却偏要换个说法。小而言之,它属于表现手法问题,大而言之,它是一种极富魅力的表达技巧!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钱其琛先生访问美国,在傲慢而唯我独尊的美国狂徒面前,铿锵有力地发表讲演,有一句话至今掷地有声,如雷贯耳。他说:“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初听这话总觉得句子太长,说起来费劲,听起来也不易明白,作为讲演,似乎欠妥贴。不如这样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岂不简洁,且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省力气。当我把两种说法初作比对时,不仅豁然开朗,拍手称快。钱先生无愧中国的外交部长,驾驭语音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他庄重地向世界表白:崛起的中国与最发达的美国各有千秋,伯仲之间耳!仔细玩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力,民族自豪感呼之欲出。时至今日,这句话已成为经典,常被爱国媒体及人士所引用!
有一回,刚打开电视机,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位将军登上一艘军舰,检阅列队整齐,气势威武的官兵。其中有位士兵,个子矮小,头上的军帽显得大了些。将军微笑着走到他面前,用双手理了理他的军帽,温和地说:“你的帽子是不是大了点?”,话音刚落,小个子战士敏捷而响亮的回答,“不,将军,是我的脑袋太小了”。将军当听到“不”时,为之一震;当听到后面的话,禁不住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投以了赞许的目光。同样一个意思,小战士说得太妙了,不仅风趣,幽默,而且极富有哲理。它启示我们:当面临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首先从主观方面找出原因,而不能去推向客观。小战士那种勇于解剖自我的精神品质,仅靠这闪烁之词而大放异彩了!
其实,闪烁其词的运用又岂止现代人才会呢?我国古典诗歌中亦不乏其例。
唐代诗仙李白写过一首诗《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朗朗上口,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酣畅淋漓。如果读者要为诗中的“望”字找一个立足点?探究一下“望”的人是谁?那就实在太困难了。谁也说不准这一立足点在哪儿。是诗人在望呢,还是其他什么人在望呢?诗人自己也说不准吗,答案都不会是确切的。这种不确切的妙处在于它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力,深化主题。
还有一诗更有趣,题目叫做《杂诗》,内容是“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莫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收入了《全唐诗》中。有人说这首诗在于规劝人们珍惜时光,不虚度人生;也有人说这首诗是提倡及时享乐,表现了消极的人生态度。就诗的主题各执一词,且大相径庭,莫衷一是。诗人究竟要表现什么,即使再聪明的读者也难置可否,正是这种难置可否,增添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再者,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说它是爱情诗的,有说它是政治讽喻诗的。其实,没有必要硬说它表现了什么主题,诗人也不需要读者明确,这从题目中的“杂”“无”二字,清晰地看得出来。如此闪烁了一千多年,有何不好呢!
大凡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闪烁其词的地方。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蒙娜丽莎》可作为又一有力的佐证。幸福的人看到这幅画,觉得蒙娜丽莎在对着自己微笑;痛苦的人看到这幅画,觉得蒙娜丽莎满脸忧愁,充满了同情与怜悯;凶神恶煞之徒看到这幅画,总觉得蒙娜丽莎目光如炬,怒火中烧,对自己是横眉冷对,誓不两立。如此种种,其艺术魅力伴随你想象的翅膀不停地飞翔!
中国语言在表达的功效上,以丰富,含蓄,凝重,耐人寻味著称于世。我们应该努力学好祖国语言,在运用语言时,正确处理好简明与闪烁其词的关系,从实际出发,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不同风格的语言,发扬光大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