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许多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随着开学季到来,学生们回到校园,人群聚集性高,很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开学季有哪些易高发的传染病?应该如何预防?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达州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
感染性腹泻:
注意防止病从口入
感染性腹泻,指由各种病原体感染肠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通常经过口传播,包括许多种类,多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的感染病毒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
【症状】腹泻,每日大便次数超过3次或与平时排便习惯相比次数显著增加,大便的性状与平常不同,可能是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等;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全身不适的感觉,病情严重者因大量脱水和电解质丢失,出现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须及时救治。
【预防】感染性腹泻,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食物要煮熟、煮透,瓜果、蔬菜要洗净,尽量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生熟食品分开放置、用具应分开使用,不喝生水,远离呕吐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手足口病:
最好接种相关疫苗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儿童常见传染病,在夏秋季比较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症状】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会无皮疹或表现为大疱样改变。
【预防】手足口病,注意要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此外,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相关疫苗,例如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最好儿童能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流行性感冒:
可接种流感疫苗
夏秋之交,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发生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征,主要经由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流感疫情。
【症状】流感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咽喉痛、头痛、畏寒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
【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最好在每年10月底完成接种。
日常生活中,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流感流行季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等措施也能有效降低患流感的风险。若出现了流感相关症状,可以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水痘:
接种疫苗最经济有效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首次感染人体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
【症状】易感者(未得过水痘也未接种水痘疫苗者)接触病人后绝大多数会被感染。感染后,表现为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发热、瘙痒。皮疹以躯干、头部更为多见,发病1周左右,结痂渐脱落愈合。
【预防】种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简便、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此外,还需要注意手部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避免接触水痘患者,包括带状疱疹患者和疱疹液,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地方。
肺结核:
切勿隐瞒病情传染他人
肺结核,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症状】肺结核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盗汗、低热、呼吸困难、胸痛等。该病是长期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如果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预防】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勤开窗通风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能提高抵御肺结核等疾病的能力。如果出现肺结核疑似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只要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继霞
加入四川手机报读者交流群”
共享“社群读者:加油、洗车优惠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