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教师应该是引导者,不再是主导者!思想一变天地宽!
#小程序://个人图书馆/pfPeKUbtaHhSTuc
*
笔者没有谁刻意去否定教师的作用,窃以为教师角色和正确的作用实在不是“主导者”,而应是学生的“引导者”。或者我这样表述我的观点:学生主体、教师引导。“主导”与“引导”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它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野。何以见得?
“教师中心论”的始作俑者是德国的赫尔巴特,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赫尔巴特强调教学应该是一个统一完成的过程,提出形式教学阶段理论。他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其中“清楚”是指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联想”是指学生通过一定形式的练习与作业,把系统化了得知识运用于实际,检查是否正确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新知识。
后来,赫然巴特的学生齐勒尔和赖因又发展为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和运用,为广大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教学模式。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又将其演变为五步法,即复习、引入、讲解、总结和练习。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中小学曾广泛采用这一教学模式。
赫尔巴特的管理措施首先是威胁,但一定要绕过可能遇到的两种暗礁,即对置威胁不顾的本性顽强的儿童要及早教育防患于未然,本性软弱的儿童应给予适当监督,但不能妨碍儿童自身探索能力的培养。为弥补威胁与监督的弊端,应辅以权威与爱的补救措施,他认为权威能约束儿童的超常活动,培养心智的服从,爱则依靠师生情感的和谐使管理更为有效。赫尔巴特的管理手段还有儿童活动,即给他们布置作业,以促其勤谨,防止做坏事与不受管束,当这些措施都不能奏效时,应果断采用命令、禁止、惩罚甚至体罚等手段。
不能否认赫尔巴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必须承认他存在的局限性。他对教育过程的理解是把学生置于可塑的受动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观念的引导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活力,消解了人的个性与自由,这种主知主义倾向割裂了生动饱满的教育生活。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性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把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的主要代表,给予了激烈的批评,他抨击赫尔巴特主义剥夺了儿童自我活动的余地,实施的是强制的、非民主的、有抽象主义倾向的教育。杜威认为,“传统教育”就是一种“静听”的教育,学校里的一切都是为“静听”准备的,消极的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在一起,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划一,概括地说,重心是在儿童以外,重心是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喜欢的任何地方和一切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的直接的本能和活动。
针对传统课程编制的弊端,他提出要改造课程,使之能真正适于儿童的生活,并特别强调了两个观点:第一,儿童和课程之间不是互相对立,而是互相关联的,“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儿童是起点,课程是终点。只要把教材引入儿童的生活,让儿童直接去体验,就能把两点连接起来,是儿童从起点走向终点。第二,“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不能对立地看待“儿童中心论”,杜威从未拒绝教师发挥其作用。只不过这个作用是“引导”,而不是“主导”,当然更不是替代和包办。
杜威是从更广阔的视野对教师角色进行了更高层次、更有建设性的审视建构赋予教师形象以全新的内涵和价值。什么是主导?百度搜索引擎解释是“统领全局,推动全局发展”。什么是引导?百度收缩引擎解释“可作带领、领路、指引等词语解释”。
新课堂模式下教师如何引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改对教师作用的描述 :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综上所述,小编以为教师的作用,大致可以概括为:
1、示范作用;2、引领作用;3、条件性作用;4、辅助性作用(本文不做详细解读)。
无论是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还是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均强调的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所谓学生主体,新课改理念里具体的解读是: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6、交互性;7、生成性(本文不做详细解读)。那么,何谓主体?《现代汉语词典》上说:①事物的主要部分;②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因此,教育必须赋予学生主体行为,而不是被别人主导。在具体教学中,意味着的是必须完全从“教中心”到“学中心”转变。发挥学生主体,它隐含着的是:在教育观上,建构“以人为本”的“人学”理念;在教学观上,建构“以学为本”理念;在学生观上,建构“以生为本”理念。正如杜威所说,学生是主人,教师是仆人。辨析这两个词,不是咬文嚼字,而是为了清楚界定教师“角色”、“职责”、“作用”,否则如任由其“主导”下去,“学生主体”则永远是一句空话,教育的出路不在“教师中心”,而在于去除“教师主导化”,让学生真正成为生活、学习的主人。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学生主体、教师引导”,这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真正的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