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75|评论: 1

大同校园霸凌案,不过是该地社会生态的投影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9-28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同校园霸凌案,不过是该地社会生态的投影





            大同曝出校园霸凌案,惹得天怒人怨。这一校园极端霸凌事件触目惊心,刷新了近年来同类事件的底线,激起全社会公愤。连一向以“理中客”自居的胡锡进,也愤而拍案:“这件事不能轻飘飘地过去,它的负面影响需要强有力、掷地有声地翻转过来。”
          而官方柔情脉脉的处理结果,与事件烈度明显不相匹配,不仅未能平息众怒,反而激起更大舆论波澜。

         在我看来,这起残忍、恶劣程度超乎想象的校园欺凌事件,其发生过程的“强有力”,畸轻处理结果的“掷地有声”,说来并不足为怪。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行为往往受到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此极端事件发生于大同市,实在有其必然性、应然性与实然性。
以我近期较为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大同这个塞外小城,有异于他地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丛林法则的格外兴盛。

         说起丛林法则,乃是人类社会的底层规则,固然绝非大同所独有。但在现实语境下,若从地域文化和社会心理的视角,给大同一个定义,很想向其奉送八个字——

         强者通吃,于斯为盛。

        未成年人之间的欺侮施暴,竟然可以演绎得如此令人发指、空前绝后。相信若干年后回头看,这会是一个极其醒目的“大同符号”。
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众欺寡。校园是个小社会,弱肉强食的法则,在这里同样适用。

        没有人可以否定,包括校园欺凌者,个体的人格成长主要在家庭中完成。

        说大同盛行丛林法则,并非乘机起哄、乱贴标签。这个印象,首先来自我近期关注的大同民营企业家刘建日,其遭强拆十余年迄今未获补偿。

        “明星市长”耿氏执政大同期间,巨手一挥,以3000万元的拆迁补偿对价,强行拆除刘氏两处手续齐全、第三方机构估值20亿元的商业设施,为“经营城市”让路。

        曾广为流传的“老耿语录”中,有一句名言:“我没有时间等待,所以拆迁不可以等待”。

       “推土机政治”下,耿氏及政府是强者,刘氏处于弱者地位。强者有诸多的“可以”,弱者有诸多的“不可以”。

         丛林法则在这里,表现为弱者的存在无价值、无意义,活该被强拆。我可以违法施政,你不可以不全力配合。

        大同政府四年前与刘氏签订协议,约定一次性支付拆迁补偿款6亿元,却至今仍在“击鼓传花”,算起来补偿到位需三四十年。
其内在逻辑,仍逃不出丛林法则。你弱我强,怎么办归我说了算。

        社会达尔文主义,不论对错,只论输赢,只问服与不服。

         我始终无法理喻的是,渴盼大同再出耿氏式的“个性官员”,在当地仍有颇为广泛的“思想市场”。

         耿氏光环,竟寄予了不少大同人,对于地方政治的某种理想主义想象,吹出了高得匪夷所思的音调。

         前不久,看到有大同人在自媒体号上宣称,自古以来对大同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有三,即赵武灵王、拓跋珪、耿氏。看罢不禁愕然。没见过有人如此卖力,要“捧杀”一个人民公仆的。

         大历史观,是要放眼去望的。耿氏离任大同,不过十余年。如此急于进行历史定位,就不怕有轻率、轻佻之嫌?只不过大同翻修城墙下的斑斑血泪、累累白骨,与他们无涉罢了。

      鄙人若是耿氏,闻之怕是会心惊肉跳、寝食难安的。倘若真的受之泰然,则是一种怎样的轻狂。

      由此也足见,某些大同人的尊强、慕强 、服强心理,到了何等不可思议的地步。

      大同此地,丛林法则异常盛行,势头要领弱肉强食风气之先,或正是肇源于此。
这或许也是耿氏,留与大同的另一笔特殊遗产。

      刘建日遭灭顶式强拆,挣扎十余年无人正视;大同校园霸凌事件,受害者遭欺辱时间长达一年多,直到表现出轻生念头方才发现端倪。
不能不说,这个地方为数不少的官民,信奉的不外乎为,“不会游泳的人,就让他们沉下去好了”。

     上述两桩事例让人感到,在这个犹如丛林般的生存场域里,大家似乎都扮演着更强大或者更弱小、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角色。

     从官到民,从成人到屁孩,从强拆现场到小学校园,大家忘却了个人身份而顺从群体规范,即变得去个体化。其他啥都毋须去比,要比的是谁更暴戾、谁的手段更“狠”。

     也不能不说,这个城市的人们从潜意识里,堂而皇之地把丛林法则,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俨然成为某种精神主流,且互相传染,越来越流行。

     及至问题拖大拖炸,官方在最终处理上,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于“护强”。

     由此看大同校园欺凌事件,不过是该地丛林法则的延展,进而发展到极致。归根到底,不过是一个地方社会基本生态的投影。

      置此情境,他们说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同篇章”。乌乎,吁嗟也。


      来源:老萧杂说  






640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3-10-1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