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33|评论: 1

[转帖] 日俄战争的绞肉机:决战旅顺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30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俄两国军队在陆上殊死拼杀的同时,两国舰队则在海上展开神经战。这一时期日本最大的问题,在于旅顺港的太平洋舰队。对于在大陆作战的日本陆军来说,这自然是一大问题。但是若从战争全局来考虑,对日本而言更加可怕的剧本是俄国舰队仍留在旅顺港,而从欧洲方面出动的另一支俄国舰队抵达太平洋。果真如此,日本联合舰队将会陷入被敌舰队前后夹击的局面,很有可能丧失制海权。
于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认为,有必要将太平洋舰队封锁在旅顺,使其无法展开行动。无论是成功率极低的旅顺港堵塞作战,还是驶近要塞化的旅顺港以舰炮射击港内俄舰,都是出于这一目的。但是,俄方也频繁出动鱼雷艇,并从港内猛烈炮击来对抗日方的攻势。因此,联合舰队的作战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在封锁作战仍在继续的1904年4月中旬,战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被日方布设的水雷炸沉,太平洋舰队司令官马卡罗夫战死。马卡罗夫是俄军司令官中少有的凭借实力一路晋升上来的人物,3月刚刚背负着俄方的期待到达旅顺。他的死是对俄方的重大打击。不过到了5月中旬,轮到日本战列舰“初濑”和“八岛”被俄方布设的水雷炸沉。对于正在准备迎接大规模海战、一艘主力舰也不愿失去的日方来说,这是极大的打击。

436.jpg

2018年11月9日,山东威海“威海历史文化展”上的老照片。图为旅顺港内战败的俄国军舰。  东方IC 图

在此期间,驻扎海参崴的俄国小舰队不断地在日本沿岸袭击运输船,可以说是实施了海上游击战。不过,俄国小舰队并没有取得干扰日本物资运输的成果。仅凭4艘巡洋舰,也没有起到牵制联合舰队的作用。日方由上村彦之丞指挥的第二舰队负责追踪这支小舰队,海军主力则全力对付旅顺港的太平洋舰队。
在这种情况下,海军军令部长与次长于7月12日拜访大本营陆军部,向参谋总长与次长出示了东乡平八郎发给军令部长的电报。电文明确展示了东乡当时的想法:
旅顺之敌舰队如今正在努力修理舰船,亦有脱离我军监视,于外海布设机械水雷之形迹,是故我军海上之监视日渐困难。……倘若旅顺港之敌修理完毕恢复战力,反之我舰船战力则逐渐削弱,单是对抗旅顺之敌舰队已失彼我海上之平衡,全局作战实不堪忧虑。目下情报所言波罗的海舰队东航若属确实,我舰队不得不大部撤回国内,加以必要修理。舰艇大部入坞后已过六个月,上漆及修理需一个半月。是故确认波罗的海舰队东航之时,若不在相当之时机将我舰艇撤出本方面,则无法完成对抗该舰队之准备。……以此情形,刻下我作战上之最大急务,在于早日攻下旅顺,保证登陆军后方安全,我舰队亦将击破敌舰队,完成对抗新来敌舰之准备。
可见,东乡平八郎由于担心波罗的海舰队到来,希望陆军方面尽早攻下旅顺。其后召开的陆海军高级幕僚会议采纳了东乡的意见,决定从速攻陷旅顺。或许是因为理解到了这一作战的重要性,陆军方面对此并没有什么抗拒。从后来的经过看,也有可能是陆军对攻陷旅顺要塞这一任务过于轻视,于是轻易地接受了海军的请求。
姑且不论这一问题,8月初海上发生了一次重要事件。俄方命令旅顺港的太平洋舰队强行出击,驶向海参崴。而海参崴的小舰队也做出策应,前往釜山海面迎接。
然而,8月10日早晨出港的太平洋舰队于当天中午被联合舰队截住,在旅顺港东南海面爆发了海战。不过,东乡平八郎司令长官当时未能把握俄方的动向,太平洋舰队得以逃走。尽管如此,联合舰队到晚间还是在黄海海面追上了俄国舰队,击伤旗舰“策萨列维奇”。在这次黄海海战中,尽管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维特格夫特(Wilgelm Karlovich Vitgeft)战死,舰船四处逃散,但没有一艘被击沉。于是,联合舰队分头追击俄国军舰。结果,逃入中立国港内的俄国舰船都在当地被解除武装。另外,也有俄舰逃到库页岛(萨哈林岛)附近,在那里自沉。不过,仍有包括4艘战列舰在内的10艘俄国舰船驶回旅顺港。
另外,当时前来迎接主力的海参崴小舰队的3艘巡洋舰,于14日早晨在朝鲜半岛南岸的蔚山海面与守候在那里的上村彦之丞舰队交战。海战的结果是一艘俄舰被击沉,另两艘也受伤颇重。于是,海参崴的小舰队事实上已经被消灭了。
从作战结果来看,日方大获全胜,但东乡平八郎对此是不满意的。残留在旅顺的10艘俄舰,仍然是危险的存在。其实,俄方领导层已经不再打算让返回港内的舰队前往海参崴,而是将舰炮卸下安在陆上,加强旅顺的防御。不过,东乡并不知道这一情况。他仍然盘算着在下一次海战中歼灭太平洋舰队。
波罗的海舰队
与东乡的想法不同,8月海战的结果给俄方带来了很大冲击。在马卡罗夫战死的4月中旬,俄国领导层已决定从波罗的海舰队抽调兵力组织第二太平洋舰队,前往太平洋。不过,由于俄方对太平洋舰队自行突破日方的封锁多少有所期待,这一决定迟迟未能付诸实施。俄国海军的首脑中,恐怕颇有些人对于从欧洲向亚洲派出大舰队的行动抱有不安。
如果俄方像东乡担心的那样,开战之后立即向太平洋派遣哪怕几艘军舰,分散联合舰队的力量,那么战况应当会变得不一样。然而,在二流海军国家俄国,即使要执行这种程度的决定,也找不到拥有足够自信与经验的指挥官。
到了8月23日,沙皇终于召开御前会议,讨论黄海海战后的措置。与会者大多认为,第二太平洋舰队刚刚编成,准备不够充分,不应仓促出动。也有人认为,比起从欧洲远道派出舰队,不如将原本预定由智利和阿根廷购买的巡洋舰派往旅顺,增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
强烈反驳这些意见的,是被任命为第二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的罗热斯特文斯基(Zinovij Petrovich Rozhestvenski)海军少将。他指出,如果行动延期,那么就要遣散好不容易为沿途补给而集中的外国船只,下次派遣舰队将会产生困难。
这一主张与派遣的目的和成本无关,纯粹是从战术角度出发,看起来有些奇妙。不过就大方向而言,有必要援救处于困境中的旅顺与太平洋舰队这一意见,是任何与会者都无法反对的。于是,会议决定秋天派出第二太平洋舰队,在马达加斯加与预定由智利和阿根廷购买的巡洋舰会合。据当时估算,第二太平洋舰队将在1905年3月抵达战场。
罗热斯特文斯基曾参加俄土战争,担任过驻伦敦武官,在海军中是备受瞩目的人物。如果连他的见识与舰队指挥能力也被怀疑,那么在俄国海军中恐怕再也找不出司令官的合适人选了。
8月的御前会议之后,第二太平洋舰队的派遣准备终于开始付诸实施。然而,由于编成太迟,舰队连一次演习都没有进行过。舰员则从各种舰船上抽调前来。而且由于编入了较旧的舰船,增添新式装备需要花费时间。因此,实弹射击训练也是聊胜于无。一言以蔽之,第二太平洋舰队在出发前进行的战斗准备是不充分的。
无论如何,到了10月15日,第二太平洋舰队终于从利巴瓦港出发了。其阵容如下:旗舰“苏沃洛夫”号,排水量13516吨,航速18节,是新建成的战列舰。三艘同型舰“博罗季诺”“亚历山大三世”“鹰”也被编入舰队。其次是战列舰“奥斯利亚比亚”“伟大的西索伊”“纳瓦里诺”。这三舰建造于1891~1898年,排水量略小,航速也较低。
至于巡洋舰,则有“纳希莫夫”“金刚石”“阿芙乐尔”“斯维特拉娜”“珍珠”“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另外,航行途中又有海军上校多布洛沃斯基率领的几艘巡洋舰加入。除此之外,还有装甲海防舰、驱逐舰和运输船(准备从智利和阿根廷购买的巡洋舰最终未能到手)。
由此可见,第二太平洋舰队的阵容相当雄厚。然而,途中没有一个基地可供舰船与乘员休息,使得舰队航行倍加困难。只有在不妨害中立国的前提下,俄国舰队才能够入港停泊,装载补给。于是,对长途航行来说必不可少的舰船修理也无法称心如意。摆在罗热斯特文斯基面前的课题是非常严峻的。
第二太平洋舰队被种种问题所缠绕,英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对于海战也具有很大的意义。无论是俄国的盟国法国,还是对俄国较为友好的德国,在海上都无法发挥英国那样的作用。俄舰的乘员不得不意识到号称海上霸主的英国的存在。10月22日在北海的多格尔沙洲海面,俄国舰队将英国渔船误认作日本鱼雷艇加以炮击,正是这种心理的体现。
这一事件起初被认为可能引发战争,但英方并不认为有多么严重,于是一周后便得以解决,第二太平洋舰队继续航行。在法国的殖民地摩洛哥,舰队兵分两路:包括“苏沃洛夫”在内的主要舰只由于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只得从非洲大陆西海岸绕行。到了12月,这一队俄舰终于经由好望角到达马达加斯加。在那里,罗热斯特文斯基需要再度思考今后的行动。
要塞战
在此之前的8月19日至24日,俄方取得了这场战争中的第一次胜利:完全击退日军第三军对旅顺仓促发动的攻势。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中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与俄土战争(1877~1878)中的普列夫那要塞,都证明要塞战拥有足以决定战争走向的重要意义。在要塞战中,占据要塞意味着控制地利,能够左右此后战斗的胜负。不仅如此,要塞战往往具有代表性战斗的意义,其中的攻防对两军的士气有很大影响。当时的日军对此还不甚理解。
在日方的战史中,直截了当地指出日军进攻旅顺要塞准备不足的是《机密日俄战史》。该书原是1920年代在陆军大学校任教官的谷寿夫为挑选出来的极少数学生讲授战史的讲义汇编。在该书中,谷寿夫尖锐地批评道,日方对要塞战术的研究“较之俄方远为幼稚,要塞炮兵科首脑军官仅了解此种程度而已”。
这样的见解,从《明治卅七八年战役陆军政史》的记载中也可以得到印证。该书在二战结束前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其中有如下内容:
八月二十九日本月二十一日对旅顺要塞之总攻击未能奏功,死伤颇多,遂决定于采取正面攻击之同时,将箱崎炮台撤去之二十八厘米榴弹炮六门运往大连湾,以之炮击旅顺。为运输之故,令运输船于九月一日左右向横须贺返航。
该书还记载,寺内陆军大臣在攻击旅顺之前曾就“运用如二十八厘米榴弹炮之大口径炮为得策”这一观点向参谋次长征求意见,而“当时参谋本部之议论,一致以为以中小口径火炮炮击之后加以强袭,当可攻陷旅顺要塞,陆军一般意向亦概在于此”。
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一再突击,结果便造成日军在8月的第一次总攻中伤亡了5.7万人中的1.58万人。俄方战史则记载,日军伤亡近2万人,原因在于“围城部队战斗力低下”,“当时使用的攻城炮威力不强,无法奈何混凝土建筑物”。
前文提到的“二十八厘米榴弹炮”,是为海岸防卫而设计的,从这一时期开始转而用于攻击要塞。首先,镇海湾要塞装备的该型火炮于9月底被移交给第三军,开始发挥它们的威力。10月以后,日本各地要塞的同型火炮以及弹药、炮床等被送往旅顺,相继布设起来。于是,最终有18门炮用于旅顺作战。
尽管如此,用混凝土修建的旅顺要塞仍然不是日军能够轻易攻下的。使用二十八厘米榴弹炮之前,日军已在9月19~23日的攻击中付出了4700~4800人的伤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3-9-30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俄战争,第零次世界大战,使日本军力严重受损,使俄国南下扩张的计划遭受毁灭性挫折,是“以夷制夷”外交策略的一次成功尝试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