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旁骛得始终 ——我这样加入中国作协 9月13日上午10点50分左右,湖北作家朱白丹将“中国作家协会2023年会员发展公示名单”的链接发给我,让我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终于圆了多年的文学梦了! 我2012年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2017年加入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从2019年开始申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前后一共申报了四次,即2019、2020、2022、2023年。前三次前面几个环节都收到中国作家协会的短信通知。大意是申报材料有效,请进一步等候消息。公示时却榜上无名。我根据情况分析认为自己基本条件是满足的。决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申报。2019、2020年是从水利作家协会渠道申报的。接连两年没有戏,2021年想放一下没有申报。秘书长后来在电话中将我一顿批。估计是2019年申报时,我选了部分在《广安日报》开设的“嘉陵观涛”专栏上的文章,给秘书长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但第二年就要求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的作品才行了。翌年申报材料又变为即使是正式出版的多人合集中的作品也不行。加入中国作协的条件不是一直不变,而是逐年提高的。 我2022年是向四川省作家协会申报的。去省作协交纸质材料时,发现工作人员是网上已经知晓的彭家河老师。借此机会索要了他的签名本《瓦下听风》。一部对川北农村洞察幽微的优质散文集。彭家河扫一眼材料封面的名字,表示有印象曾经看过我的文章。大致一翻,说材料也是够了的。我报的200多页材料都是省级以上有CN刊号的公开发行刊物上面发表的诗歌等作品。《诗刊》《星星》《绿风》上的有十来次。一次发表一两百行大型组诗的有三四次。以及其它发表的诗歌和少量《西藏日报》《人民长江报》《企业家日报》等报刊上的散文、评论等。彭家河还告诉申报的人多,要多准备两份材料,今年没过明年又来。 2023年从水利作家协会渠道申报。在网上填报完毕提交成功后接到来电,要求三天内将网上填报的材料快递过去。我每年申报时会仔细看中国作家协会发展会员的通知,知道距离截止时间还早,有些不上心。在冷静下来后,认为反正要报,迟报不如早报好。况且电话来催促了。于是赶紧下载、打印申报材料,以及复印获奖证书、影响力因素等。其间还有个小意外:打印出来的材料表中没有关于影响力的那部分内容。最后只有将该栏空白的材料寄去。直到六月二十几号通知补上。我对或能有幸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理解:一是发表作品的数量要足够。出版的文学专著如果不是本版、独创,那只会起参考作用(不知有没有本来是作为参考的专著因被专家赞赏而“转正”通过评审的)。二是要在各省或行业作协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获得较高层次文学奖项、被较高层次报刊评论,为文学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等。我推荐作者加入省、市作协方面也有一些成绩。不过申报时用不上,没有提及。三是文学创作是高雅乃至神圣的事业。心无旁骛,方得始终。每个向往者均应以虔诚的修行去破茧成蝶,涅槃花开。 回首文学之路,我从1991年开始在《武胜文艺》发表诗歌《根》以来,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还记得那是读高中的一个周末,从家里返校后同学告诉说有人来找我给我稿费。就是在县氮肥厂上班,兼县文化馆《武胜文艺》业余编辑的诗人冯林。 一位作家说过,发表写好的作品有时也需要等待。我有些诗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写成。投稿出去要么石沉大海,难有音讯。要么回信写得不错,可要购书购刊才能发表。比如《人民文学》《文苑》杂志。前者拟出副刊扶持新人,希望购买样刊。后者的编辑祥子说稿件有质感,留用两首。接着笔锋一转,让缴费参加培训班作为重点作者培养。我生长在生活拮据的农村,都还想着挣稿费呢。加之年轻气盛心性高,便将信收起来作罢。后来也不知道放哪里去了。直到跨入新世纪的2012年前后得以发表,和收获一些评论。 有时留用了也要等候。有一年《绿风》三月份留下诗歌让“勿他投”,发表在十月份第五期上。《西藏日报》留用一篇文章半年后发出来,当天被中宣部学习强国“今日播报”相中,化为电波传遍世界,成了党员干部的学习内容。还选为38篇作文素材之一,向高考学子推送。 中国作家协会每年发展一批新会员,武胜县(籍)今年加入三人。另外二人是从四川省作家协会渠道加入的。一个是成都媒体人杨不易,本名杨方毅。小说曾角逐过全国“中篇小说排行榜”前五十名。我们是网上走到网下的老乡、文友。赵泽波对文学情有独钟,长期坚持创作,发表和出版了时评、诗歌、散文、非虚构等很多作品。其中一部专门收录的是发表在《演讲与口才》等杂志扉页上的卷首语文集。他2017年发起成立广安市诗歌学会和创办《远方诗刊》时,要1992年在武胜县文化馆大门外有一面之缘的我加入。我们见面次数才稍多了一些。 中国作家网的新会员公示名单引发各地热议。有说今年公示名单比以往有两年之和还要多,简直就是井喷的。据此怀疑中国作家协会是否越来越水了。有作家晒出发表和出版的作品,质问自己为何没有出现在公示名单中,隔空喊话中国作协重新评审的。 中国作家协会新晋会员人数与年俱增,自然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考虑。倘若想从人数增减上寻找答案,甚至品头论足遑论正确与否,实在是有些天真的。隔空喊话的作家,估计中国作家协会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予理会的。听说有两个作家,一个申请了八、九年没有获批。一个申请了四五年今年仍然是陪跑。不臆测,姑妄论。庙堂未见黄钟毁弃于瓦釜雷鸣,阡陌或有僵尸餐位斥行者噤声。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既然为伴仓颉竹简,理应同行青灯黄卷。至于作协,则加入了如何,没有加入又当如何? 用些许文字回应网上和微信里的诸多言论。并留存自勉:收之桑榆,心存欢喜。往事归零,干吗继续。 作者简介:蜀东陈宇,笔名蜀东泊客,202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写作诗歌、散文、评论、非虚构等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