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疑似有摄像头正对着万源市纪委监委驻文体旅局纪检监察组设置的举报箱,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质疑,“这不是摆设吗?”“谁还敢去举报?”“这不是举报箱,这是钓鱼竿!”
据上游新闻报道,万源市纪委监委驻文体旅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称,涉事摄像头系后院住户为防止车辆剐蹭找不到肇事人而设,且先设置举报箱,后才有摄像头。万源市文体旅局工作人员也承认涉事摄像头系该单位安装,理由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以及防止车辆剐蹭。不过,双方都表示,将重新寻找位置设立举报箱,“如果实在没有地方,将拆除摄像头。”
虽然相关部门及时回应,也承诺进行整改,但网友仍有疑问:“如果相关人员经常按时查看举报箱一定会及时发现摄像头,为何没有避嫌,而是放任其存在?还是说设立了举报箱后就没人查看过?”“设置举报箱就是为了保护人的隐私,安装摄像头的时候就没想过要避开?或者说就是故意的!”
媒体评论则指出,这次的事件,受到损害的不只是公众对“举报箱”的印象,还有群众对整个监督体系的信赖。虽然除了举报箱外还有很多更隐蔽的方式可以选择,但在审查、办理等环节也应当对保护举报人的工作提起足够重视,由相关部门对举报人的隐私安全、人身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作出足够安全周密的保护措施。这样实实在在的“保护”,远比拆掉一个摄像头更令群众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