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及伴随发生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 防御常识 1、 广泛宣传,增强意识 。各级政府要在县、乡、村、工厂、矿业、机关、学校、企业的放大群众中积极开展山洪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教育,要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2、 制定预案,落实责任 。暴雨山洪来势猛、成灾快,往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紧急转移大批的人员和财产,所以要事先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落实各级种类责任人和应急处置措施。 3、 常抓演练,提高技能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前沿和关键在基层。乡镇、村、组、户是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落脚点,防汛抗灾宣传培训和演练,最终实效就体现在群众能不能在遭遇山洪灾害时有效避灾躲灾。 4、 发生暴雨,高度警惕 。降暴雨时,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和山体有无异常,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 5、 及时预警,适时转移 。观测到可能引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的降雨量,要立即采取鸣锣、放铳、打电话、广播等预先设定的报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居民传递警报信息。 紧急情况下,要组织受威胁区群众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路线和地点,有条不紊地进行安全转移,转移工作要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进行,转移的原则是: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 6、 水库山塘,重点防范 。发生大暴雨时,水库安全管护员要加强对水库山塘水位、渗漏等情况的观测,如有异常,立即向当地防指报告,紧急情况下,要迅速转移受威胁区群众。 7、 修路架桥,科学选线 。公路、机耕道,桥梁的建设必须吸取以往的惨重教训,在规划时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①公路、机耕道、桥梁必须经公路、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门规划审批后方可修建。 ②公路、机耕道走线应尽量避开山体易滑坡、崩塌区域和溪河边,如需沿岸靠河,则必须保证河道的过水断面,不能侵占溪河滩地,并且路面应高于历史洪水位。 ③山坡上的公路、机耕道必须疏通内边排水沟,以免积水渗漏造成道路塌方,交通中断。 ④桥梁、拱涵必须经有关技术人员验算其过水断面须满足设计洪水行洪,不得随意在溪河上架设桥梁。 8、 溪河洪水,高处躲避 。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时,应向河谷两岸高处跑,不要沿河谷跑,更不要冒险涉水过河。 9、 泥石流来,侧坡转移 。泥石流暴发时,应向沟岸两侧山坡高地快速躲避,千万不要顺着泥石流沟向上游或向下游跑,更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10、 山体滑坡,两侧逃离 。山体滑坡时,处于滑坡体前沿或崩塌体下方的人员,应向滑坡体两边逃生,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 当正处于滑坡体上时,感到地面有变动时,要立即离开,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切记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都是危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