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征入伍的故事
我是1974年12月从农村应征入伍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那个年代当兵是多数有志青年的梦想,没有高考,没有参工,没有自主创业,唯有部队可最大化地实现人生价值,算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说是鲤鱼跳龙门也不为过。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没有文化,对当兵的渴望尤为强烈,我因家里人口多,父母无力供我上学,13岁就辍学在家务农,那是一大二公的年代,我的家乡多数人是衣不遮体,饭无三餐饱,荒月吃了上顿无下顿,一个苦字自然成了我跳出农门的最大理由。
1972年冬季征兵那年,我在公社放出的高音喇叭里听到征兵宣传,年满18至22周岁,身高1.5米,体重45公斤的青年均可报名应征。“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听了宣传知道自己年龄不符合征兵条件。报名那天,我想去碰一下运气,看能不能争取到报名的机会,现场我与大队书记缠了好一阵,他坚持不不让我报名,我正垂头丧气准备回家的时候,人群里闪动着一个穿军装的军官,我立马涌过去拉着他的手,说我要当兵,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番,问你有多少大了,我说16,接着军官与一旁一个军人耳语了几句,当即决定让我报名,顿时我把希望寄托在了两个军官身上,我四处打听军官驻地,三天两头去找他们玩,经过多次相处,军官每天的行程我都知道,总跟着他们跑来跑去,从区里到公社的路上军官都会把手枪拿给我背,有一天,一个军官悄悄的告诉我,我们把你接回部队给首长当警卫员。我高兴的暗示自己,这回当兵有望了。我很顺的通过了公社的身体初检,区上的正检,政审也很顺利,实际政审很严苛,要审内三代和外三代,也可以说是九族人员中没有地富反坏右,我的命运比较好,九族都是贫下中农,政审也过了,我想应该是十拿九稳了,家访后的不几天,我听到了坏消息,那年我们大队考上7个应征青年,接兵部队一个都不要,原因是大队只有三个应征名额,收了我其他就只有两个名额了,6名青年家长知道消息后多次找接兵军官大闹,指名道姓说我年龄不符合条件,接兵军官一气之下我们大队一个也没收。那年我的当兵梦就这样破灭了。
1973年冬季征兵开始了,我依然报名、体检,在区上终检定论我体检不合格,说我被查出心脏有二级杂音。这回对我的打击很大,兵当不成,身体也坏了,我没有应对的办法,也没有治疗,一切只有听天由命,漫长的一年过去了。1974年冬季征兵又开始了,我当兵的梦想始终没有熄灭,我一直在想办法不让心脏乱跳,我试着保持平静用手自测心跳、屏住呼吸自测心跳,反复练习,反复测试,自我感觉有效果,征兵体检那天医生把听诊器贴在我胸口那一瞬,我没紧张,按平时训练的方法屏住气息,医生听了大概30秒没说一句话,我起身看医生签了“合格”两个字,我兴奋的握紧拳头暗暗为自己庆幸,以后的程序走得都很顺,光荣入伍的大红花终于挂到了我胸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