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伯父肖毅肃抗日战争中的二三事
肖良炎 口述 刘建华 整理
我的伯父肖毅肃,又名肖昌言,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出生于今蓬安县万和乡。1920年在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在杨森部下历任排、连、营长,后转入川军汤子谟部任团长,汤子谟任建国联军军长。南下广州援粤时,他升为少将旅长、军参谋长。1934年由郭汝栋保送人中央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深造,这时我正在他身边读书。他学习努力,军事才华出众,得到蒋介石的重用。他曾为我们的民族解放战争作出过贡献,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付出过辛劳。
提到肖毅肃,人们都说他在国民党时期是个当大官的,虽然如此,国民党里也不都是坏人。
一、血战沙场、抗击日寇
他在中央陆军大学毕业时,正遇困难当头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被任命为国民党四十三军副军长兼参谋长,从此开始了他的抗战生涯。后奉命率二十六师守上海抗击日军,他率将士苦战了七昼夜,直到换防时,仅剩下600余人。部队整休后,1938年5月调戍江西湖口,湖口与马当要塞相呼应,6月26日马当要塞失守,7月2日日军海陆空配合猛攻湖口,湖口三面受敌,肖毅肃置生死于不顾,冒着枪林弹雨,亲自到前沿阵地督战指挥,3日,终因弹尽粮绝,退守湖口城,他令军、师幕僚、政工人员撤退到九江,他决心死守。直到7月5日拂晓,几乎全军覆灭,方奉命突围,转进九江,收容残部待命。
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印缅远征军出征,他带军委参谋团随军助战。1942年后,陈诚、卫立煌先后任印缅远征军总司令,他一直任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当时司令长官部驻滇西保山县马王屯,他常当夜搜集战况,制定作战方案和作战计划,经批准后,当夜下达命令。日军越过怒江直逼保山,他亲领勤旅炸毁保山公路桥梁,日军深受其阻,不得深入。远征军中广大爱国将士英勇奋战,接连取得胜利恢复了滇缅运输线,为滇西江战役的重大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1月,国民政府授予肖毅肃青天向日勋章一枚,称赞他“滇西怒江战役,运筹决策独具卓见,使作战指挥毫无遗憾,致达成重大之胜利。”美国总统杜鲁门还赠颁嘉猷勋章,颂调称赞:"…--其协商作战之精神,尤堪为盟军联合作战之表率。”
三、粉碎日寇进攻,陪都转危为安
1944年底,贵州独山再次失陷,陪都重庆大为震动。此时,肖毅肃受命为陆军总参谋长,指挥援军汤恩伯等部队,向日军发动猛烈反玫。后独山被攻克,日军败退数百里,西南战局获得稳定。当时汤恩伯部因中原新败,南下驰援,忧虑思葸,肖指出敌人孤军深入,是致命的弱点,要汤部署小股部队于敌后的南丹佯攻,造成首尾夹攻之势,致敌不敢恋战,以配合正面攻敌之部队,此次战役汤恩伯酃获得成功,汤恩伯对他极为钦佩。继而,他协助何应钦陆军总司令,谋划抗日方略,制定作战计划。战后,美国政府称赞他"……于中国战区历次战役中,运用高度技巧指挥作战,战果丰硕卓绝,赠顾自由勋章。”
四、全权首席代表,完成受降谈判
1945年8月,肖毅肃以陆军总参谋长的身份,带领副总参谋长冷欣、蔡文治在湖南芷江七里桥与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三人举行了接受日军投降的谈判。8月21日下午,中日双方举行第一次会谈,他向日军提交了《何应钦致冈村宁茨备忘录》,令今井武夫签收并向今井武夫提出十个问题,令今井武夫一一作答。8月22日至23日,与日方达成四项主要协议。
五、威严镇慑冈村宁茨,日本国签字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1945年9月9日,受降仪式在南京黄埔军校礼堂举行,参加受降仪式的官员众多,还有各国的驻华使节,中方受降代表有: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陆军总参谋长肖毅肃、空军司令周至柔,日方投降代表有: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大将、日军参谋长今井武夫等人。会场上冈村宁茨竭力伪装出平日的镇静,但无论怎样也无法掩盖他侵略者的狼狈的下场。身材高大魁伟的肖毅肃,从台上拿着何应钦交给的日军投降书,走下台去,他一只手递给冈村宁茨,冈村宁茨站立起来,双手接过,签字后又双手送还,他的举止维护了中国抗日军人的尊严,撕掉了冈村宁茨镇静的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