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勾子” 还嫩了点
文 / 黄亮永
上世纪1959年----1961年,共和国历史上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川西俗称“低标准”, 堪称全球最大饥荒年代。据1994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一书记载:“非正常死亡和减少出生人口数在4000万人左右”。那段时间,城市居民人人定量供应大米,大人22斤/月,就这样居民还自嘲道:“肩大膀圆,肚大如坛,22斤米不够填肚脐眼......”;中央领导也不例外:毛泽东曾对工作人员宣佈:“我们要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过定量”。 毛泽东定量26斤/月;刘少奇18斤/月;周恩来24斤/月;朱德26斤/月……最恼火的是1960年,川西有首民谣至今都还记得:“低标准,瓜菜代,二两米,斤半菜,吃了还勒裤腰带……”乡坝头另有一说:“饱干部、饿社员,胖墩(儿)胖墩(儿)饮事员,倒饱不饱饲养员…[饲养员可偷吃点饲料]”。最遭孽的还是公社社员:家里灶也拆了,铁锅也被搜去“大炼钢铁”了,不准私自烧锅煮饭,统统进“公共食堂”吃“大锅饭”。那二年的公共食堂硬是“勒紧肚皮提倡清汤寡水,咬住牙巴打倒腊肉香肠”。饭,吃不饱;菜,没得油荤;肉,更是大白天作梦娶婆娘;好不容易碰到一次上级“检查团”下乡,公共食堂办“九斗碗”绷面子,大家心头都默到肯定要“打牙祭” 了,殊不知那满桌的“墩子”、“酥肉”、“红烧鱼”全是用红苕做的……就这“红苕九斗碗”在当时都是极奢侈极不简单的了,吃过一次的社员们都编歌唱道:“幺娃(儿)吃得油糊嘴,老头(儿)的胡子带汤汤;还有我的情哥啥,逗人笑哟,他说:我二天办起红苕九斗碗来接新娘......” 笔者摆的这个龙门阵就发生在“低标准”这个时间,地点在川西邛崃一个小山村。单门独户住在山边边上的一孤寡大娘,这天不晓得从哪里抓了几把细糠,然后到山旮旯头摘了一大把“蒿蒿草”的小黄花,天刚麻乎乎儿黑便躲在茅草屋头和着用旧洗脸盆煮烂的红苕煎馍馍。不晓得是有人告密还是天色未黯,缕缕炊烟暴露了目标,大队长带着民兵连长、生产队长兇神恶煞地闯了进来:“哟”,大队长一进门就朝着悚悚发抖的大娘吼开了:“你吃米汤摆脑壳不想喝(活)了?胆敢私自烧锅,公开反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走,揣起馍馍到大队部解决!” “快点,赶紧揣起走!”民兵连长也凶眉狠眼地打着包包锣。 大娘无可奈何地捞起围腰帕包起馍馍,掉在大队长他们身后,慢吞慢吞地朝大队部走去…… 到了大队部,大队长口气温和多了:“你先要弄醒豁你私自烧锅性质是相当严重的,这是给中央唱反调、给社会主义抹黑……看在你是一个‘五保户’,又是贫下中农,今天就不给你上纲上线了,你只要把馍馍交出来就可以回家了。”哪晓得大娘用手抹了一下嘴巴,不大好意思地解下围腰帕抖了抖:“大队长,馍馍都吃完了……” 原来大娘早就不用胡琴笛子都算到了,只要一拢大队部馍馍就没眼啦。于是她趁着夜色边走边吃,等到走拢大队部时,呵呵,早已三下五除二把馍馍全部平安地转移到肚皮头去了。 “你给我把细点!滚----”大队长一跳三丈高,脸都气青了。 大娘赶紧车转屁股就走,嘴里悄悄叽咕道:“呸!癞格宝爬樱桃树----乱想吃红果果!想烧老娘,你这些‘青勾子’还嫩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