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校先是不再组织开展春游踏青、野炊远足、外出参观(博物馆等)之类的校外活动了,因为这些活动可能会发生意外的不安全事故,而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老师、学校都会被追责,甚至引发社会面上的矛盾。
而且,即使学生在校内(包括上体育课)玩耍、游戏时发生摔伤之类的不安全事故,老师、学校也要被追责,还可能引发“校闹”。后来,老师连批评学生都越来越不敢了——万一由此而“导致”学生出走甚至做出极端行为,那事情就更大条了。
这样一来,学校和老师都不敢组织校外活动了,即使想也要先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局)批准,而上级领导谁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呢?逐渐地,学校和老师连课间十分钟都不让学生去操场游玩跑动了,被“圈养“在教室之内。如此一来,学生失去了童心和好奇,校园失去了本心和美好。
这种教育与社会现象的发生与存在,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也是社会和家长的,更是我们教育(体制)与评价机制的。
所以,如果单纯地用学校和相关部门“懒政”来说事,那是不全面、不公允的,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开始,一切问题都要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