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还算吃的上温饱的80年代,很多人早早辍学出去工作,就为减轻家庭负担,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文化,找不到工作,孩子只能早早出门工作,有些读了小学就辍学了,有些读了初中就辍学了,谁不想读书,都想,但是家庭的重担让你不得不挑大梁,这就是失去了文化,吃了没文化的亏,
好不容易80后90熬过来了,条件好了,环境也好了,有了孩子,孩子上了幼儿园还好,只要一上小学,每天的语数外各种学习,还有各种的打卡,家长要上班,累一天,晚上还要回家辅导作业,就像我上面所说,家长没得文化该怎么办?怎么辅导?错了题拿回来家长监督改,家长怎么知道他改错了?还是对了?作为老师,你们是不是在羞辱家长呢?语文还好,家长认识几个字,数学?外语呢?你说写作业写错了吧,第二天又在群里点名,又问,某某家长你是怎么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我很惊讶,辅导孩子作业什么时候成了家长的专利?家长只能看孩子是否完成,完成的对与错,家长确实无法判断,如果能判断,还送孩子到学校干什么?如果是婆婆爷爷在家带孩子,请问大字不识一个的婆婆爷爷怎么辅导?喊家长电话远程辅导吗?这不是减负,这是在给家长无形中增加负担。双减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课后服务原来是家长有偿服务,说白了,就是让孩子在学校完成大部分作业,回家完成小部分,结果现在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每天晚上都要写作业写到11点多,洗洗弄弄就12点,早上7点又要起来,说好的8小时睡眠呢?没有吧,一个小学就搞的像高三一样,娃娃压力就不大吗?很多东西要的是质量不是数量,课后服务为什么在讲课,讲卷子,讲完就布置一大堆作业回家写,时不时还要在微信群像个领导一样的口气来说我们,我们80-90后的家长是欠你们屋头几百万?还是学费没给够?还有个别老师在微信群发一些喊家长多关注孩子学习,是,孩子是我们的,我们义不容辞,但是也要请老师站在家长位置考虑,家长不努力挣钱,家里吃什么,上有老下有小,又不是家里人死绝了,我们都不工作了,全家人围到孩子转,请问你们老师给我们发工资吗?帮我们养家吗?还说能不请假就不要请假,我想问问,不是生大病,谁愿意请假,带病上课你又说别人,不来吧也要说,怎么这么多事?个别同学肠胃不好,容易拉肚子,也要被老师说一天屎尿多,请问,这个大便是别人能控制的吗?这就是为人师表该说的话???
天天都在说家校合一,难道就是让家长站在老师的角度吗?那老师是否也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过问题,你们管的是学生,管的不是家长,你们是教育者,我们是督促者,我们是各司其事。
老师天天喊家长监督孩子学习,孩子一做错,父母就暴跳如雷,孩子就觉得自己委屈,无人懂他的内心,内心就会十分抗拒这种心态,你说父母不管吧,老师又来说,管了吧孩子又累,无形之中给孩子增加太多不该这个年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让他喘不过气,会觉得家长和老师是占一条线,活泼开朗的孩子慢慢的就变得沉默寡言,不再敞开心扉和家长说学校的趣事,慢慢就会抑郁,一抑郁就觉得活在世界上没得用。如果孩子出事了,谁的责任?还是家长。 有些孩子努力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出头,结果身体熬坏了,请问这就是家长和老师要的结果?没有好身体怎么努力学习???
说句良心话,我不需要我孩子多有成就,他健康就行了,何必内卷?顺其自然,考得好上交国家,考不好承欢膝下,没必要在孩子心里留下一道伤疤。
孩子成绩好不好不能定义以后的人生,不能说某某人成绩撇,以后就没得用了,这话说出来,搁谁父母听到这话心里都不会舒服,作为老师,要有师德师风,还有师表,你们在家里受的气最好不要拿到课堂上来,把这些气撒在孩子们身上,这是不理智的,也是最愚蠢的做法,控制不好脾气,就不要吃这碗饭。
学校经常都在做心理评估,其实老师就该去做一下心理咨询,建议教师招聘第一步就是心理,看有没有暴躁狂,遇到事能不能控制脾气。
当然,好的老师还是占大数,建议现在的老师多学习50-70年代老师的风范,那才是教书育人的好楷模。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不接受任何反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