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047|评论: 4

[生活资讯] 达州龙文化

[复制链接]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11-15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图片20231030102159.png


QQ图片20231030102346.png


1698932928292.jpg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生物,四灵之首(龙、凤、麒麟、龟),具有超凡的力量和智慧,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中国人一直以龙的传人自居,龙也成为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民族图腾。秦汉大一统后,进一步宣扬和崇尚脱胎于蛇的龙文化,龙与专制王权联系起来,成为封建时期帝王的象征。
1698932988736.jpg
       龙文化源远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影响了文化各个层面。龙装饰、雕龙、春节舞龙、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须面、端午节赛龙舟,龙图画、龙书法、龙诗歌、龙歌曲等,“龙”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龙的形象来源有多种说法,大多数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它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其形象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
QQ图片20231101084600.png
       巴地山高水急、茂林丛生,大蟒大蛇常见,达州先民巴人聚居于巴地,以龙蛇作为图腾并以此得名“蛇巴”。《山海经·海内南经》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QQ图片远古巴人,.png
       宣汉罗家坝遗址是国内首个巴文化专题博物馆,其古代石器、器皿的龙纹和蛇纹,有力地证明了巴人龙蛇信仰的历史渊源。
       达州龙文化的传说故事
       明月江龙王潭的传说:明朝时期,达县亭子人卫承芳(1542年—1615年),为官四十余载,官至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成为阁臣,人们称其为卫阁老。他一度因病回乡休养,适逢明月江洪水暴发,沿江两岸大片农田、房屋被淹没。他决意疏浚河道,倾其所有家资后,又动员当地富绅捐钱捐物,并亲率民众除石清淤。民众踊跃参与,历时数月,河道疏通,水患消除。传说开工之前,卫阁老写祷疏一卷,焚疏祈求上苍襄其盛举。当天晚上,开河龙王给卫阁老托梦,说奉天帝之命襄助阁老开河,并约定时间由阁老带路前行,还告知他不论遇到多么险恶的环境只能勇往直前,不许任何人向后看。卫阁老率随从人员沿河下行,没走多远,天色骤变,狂风呼啸,闪电耀耀,雷声震耳,暴雨如注,似山崩地裂,河中坚石化为泥浆。随从们胆战心惊地说:“走蛟了!走蛟了!”并不时向后看。开河龙王见有人看他,稍有停顿。随从人员向后看一次,开河龙王就停顿一次。过了李家渡之后,地势更加险恶,随从向后看的次数更多了。开河龙王见状失望,在将军滩外绕了一圈。顿时,雨过天晴,洪水渐退,风平浪静,此处成了一个深潭,开河龙王隐匿于潭中。卫阁老万分遗憾,给开河龙王潜居的深潭赐名“龙王潭”,并建庙塑龙王像,四时祭祀。
       民国年间,龙王潭圆似明镜,潭水清澈,翠峦映照,宛然如画。1930年中秋,军阀刘存厚携同僚游龙王潭,认为是城郊胜景,出资修亭,内竖石碑,并诗赋于其上,从此龙王潭成为旅游胜地。
QQ图片20231101142954.png
       龙爪塔的传说:龙爪塔位于达城西州河畔一座形如玉印的孤峰上。远古时期,塔下深潭有一恶龙,经常出来兴风作浪,老百姓每年都要献出一对童男童女供其享用。有天,东海龙王的小儿子龙爪,途经此地目睹送童男童女的悲惨场面后,顿生同情之心,决心惩处恶龙为民除害。龙爪挥剑刺中欲食小孩的恶龙眼珠和腰身,并从腰中摸出宝贝玉印变成一座大山,压向即将逃入深潭的恶龙,恶龙就此降伏。龙爪不放心,又从怀中掏出一对金鸭儿,让其钻入深潭中,看守镇压恶龙。后来,金鸭儿的故事又派生出各种版本。
     “龙爪清潭”为“达县旧八景”之一,著名大文豪郭沫若于1937年登上龙爪山,远眺凤凰山,挥毫抒情“凤凰之山何蜿蜒,龙爪欲攀天”咏此佳境。
1698932848281.jpg
        炮打黑沟镇蛟的故事:凤凰山南麓,曾有一条大溪沟,因沟深林密,不见太阳,雾沉沉、黑幽幽,又因传说这里有一条黑色的龙,于是达城人称其为黑沟。相传,远古时期,飞来一条黑龙,不时兴风作浪,使得当地灾害连连、民不聊生。女娲娘娘派来一只凤凰解救苍生,与黑龙搏斗,最终凤凰取得胜利,并变成一座大山将黑龙压在黑沟里,这座大山就是今天的凤凰山。民国时期,达城修建天主堂、老车坝、南门码头时,挖出了大蛇,人们用箩筐将大蛇装好,敲锣打鼓抬到黑沟去放生,同时烧香、放鞭炮祈福。民国初期,驻防达县的川陕督办刘存厚梦见一个自称住在黑沟的老人对他说:“督办大人,我要离开达城。请督办把城内所有的百姓都迁走,以便我从北门进城、南门出城,再由州河入海。”刘存厚醒来后,心生疑惑,告诉幕僚,自己曾在黑沟放生过一条大蛇,幕僚说:“蛇已经变成了龙,要离开达城。”听说黑沟将走蛟龙,要涨大水淹没达县城,城内人心惶惶。刘存厚决定炮打黑沟,用清朝遗留在北门城楼上的红衣大炮对黑沟进行轰击。红衣大炮威力巨大,炮声一响,地动山摇。
       龙蹬河九龙故事:传说河市龙家庙村,有一小伙叫龙灯,见家乡年年受洪水侵害,决心学大禹治水疏通水道,无奈山坚石硬,一干数月,无功而返。龙灯听村中百岁老翁说:“去东海之滨龙珠峰寻找龙珠果,人吃后可力大无穷。”龙灯行程万里,登上龙珠峰,打败护宝树的九十九条毒蛇,摘下九个龙珠果。回到家乡后召集村民,选出8位身强力壮的20岁左右青年,每人吃下一颗龙珠果,一个个头上生出了龙角,身上长出了龙鳞。刹那间,雷雨交加,九个小伙变成九条龙,向山石冲去,用角顶、用脚蹬,逢岩破石,遇山劈道,将水导入滚滚州河之中。九条龙见大功告成,围聚在新开小河与州河交汇处的大盘石上,向家乡拜别后,一个个跃入州河顺流而下直奔大海。
       人们为纪念龙灯等九条龙,在家乡修建“龙家庙”,四时香火奉之;将龙灯率8个小伙开出的小河取名“龙蹬河”;在龙蹬河上修一座小桥叫“龙灯桥”;被9条龙盘踞过的大盘石叫“龙盘石”。
      达州龙文化习俗
QQ图片20231101093240.jpg
      舞龙:舞龙俗称舞龙灯,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新春佳节,人们都要舞龙,祈求平安和丰收。以前,达州境内舞龙主要有彩龙、火龙,另有达川区安仁板凳龙、大竹苎麻龙等。
QQ图片20231101093154.jpg
       舞彩龙:系中国主要的龙舞,一般是白天在大街上巡游表演。舞龙时,前面有一人舞龙珠,具引领作用,动作通常是盘圈、翻腾等。舞龙头者要力大,舞龙尾者紧随龙身起伏摇摆,也需体力。若是两条彩龙在大街上相遇,则相互舞动,称为“斗龙”,翻滚腾跃,活灵活现,人群沸腾欢呼。彩龙的后面,常有舞狮与大头和尚相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县市服装厂女职工春节期间舞动一条小花龙,为达城人津津乐道。
       彩龙龙头较大较重,用竹和纸扎制,挂上用麻丝做的龙须。龙身是用竹和木扎制成龙节,一般有9节,龙身长20多米,用花纹布连接。龙头与龙节均有木棒支撑,用于舞动。
QQ图片20231115185653.jpg
       火龙:又叫烧火龙,龙头龙节均是白天舞彩龙的物件,只是龙身改用麻布连接。另有火狮,用大的竹筲箕制成狮头,麻布做成狮身,一人表演。烧龙者用硝、硫磺、柴炭、铁屑等原料配制好,填进石头花钵里或竹筒里做成烟花,或者烧铁水、烧炭丸、放鞭炮等。
       烧火龙时,队员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头上搭一条湿毛巾遮住面颊,头顶一个甑钵(竹篾条编的尖顶,蒸饭用的厨具),用于保护头部。烧龙者抱着点燃的烟花冲向火龙,刹那间,烟花四溅,火龙被焰火团团包围。舞火龙的汉子任由喷射的烟火烧灼肌肤,大喊:“爽快!舒服!”几天火龙耍下来,汉子们浑身被烧满芝麻大小的伤疤,要一个多月才能痊愈。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达城有几个烧火龙点较为知名:凤凰头行署门前场地宽阔,铁水漫天飞舞;珠市街商业局火红的炭丸在火龙上面抖动,似燃烧的红色布帘映亮夜晚的天空;翠屏路同康药房燃烧的烟花光焰喷射,有一个舞狮者掀起麻布任由烟花燃烧自己,表示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好汉,不一会儿却用竹筲箕狮头抵挡焰火,逃离而去,观众大笑不已。
       而今,达川石桥、开江甘棠等地还有“烧火龙”的习俗。
1699011949463.jpg
       安仁板凳龙:一种以四条腿板凳为道具的民间舞龙习俗活动,产生于达川区安仁乡,流传于周边麻柳、檀木等乡镇,有300多年的历史。板凳的四条腿象征四季平安,由五种物品综合扎制而成,寓意五谷丰登。表演中,舞龙者做出追、赶、跑、跳、翻、滚、蹿、爬等基本动作。安仁乡大多数居民都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后裔。因此,板凳龙在产生、传承、发展及演变过程中,融合了巴文化与楚文化的精髓,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QQ图片20231101093213.jpg
      赛龙舟:达城人叫“划龙船”,是端午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期祭龙演变而来。龙文化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于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后来,端午演变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端午节,有达县志载:濒水之市镇,多为龙舟竞渡,好事者饰小舟两端安龙首尾,水手十数人列坐,摇短桨,唱俚歌左右行,鸣金伐鼓。一人立船头手小旗指挥进退。他船游人纵鸭入水,水手鼓噪而前,泅入水,载沉载浮,随波逐鸭,必得之而后止。得,即燃爆竹,奖花红,欢呼之声响震两岸。观众之多,盖不可以数计。必至黄昏方罢。
       结束语:龙文化发展到今天,中国已成东方巨龙,正在腾飞!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血肉相连,共同携手,齐展未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6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3-11-17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11-18 09: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0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鼓励

发表于 2024-10-21 11:4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