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巴南铁路南巴段施工现场。蜀道集团供图
11月16日,在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简称“汉巴南铁路南巴段”)施工现场,架梁机将最后一榀重约370吨、长32米的预制箱梁,平稳放在冯家寺中桥1号墩与0号台之间。由此,汉巴南铁路南巴段主线112座桥梁架设全部完成,为下一步全线铺轨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汉巴南铁路南巴段由蜀道铁路投资集团主导投资建设,是四川省首条由地方全额出资并主导建设的高速铁路。全长约14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全线桥梁共计124座,其中主线桥梁112座,联络线桥梁12座。线路自兰渝铁路南充北站引出,途经南充市顺庆区、蓬安县、南部县、仪陇县,巴中市恩阳区、巴州区、经开区,接入巴中东站。
汉巴南铁路南巴段施工现场。蜀道集团供图
汉巴南铁路南巴段共设仪陇、马鞍和蓬安三座制梁场,承担了全线1243榀箱梁预制及架设任务。本次架梁完工段由四川路桥承建的蓬安制梁场承担箱梁预制及架设任务。架梁施工过程中,汉巴南铁路公司与各参建单位合力,研究分析架梁施工重难点和风险源,建立完善的施工生产调度指挥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有效克服箱梁运送距离远、架桥机需跨越或临近国家干线运营铁路等困难,确保了架梁施工顺利完成。
截至目前,汉巴南铁路南巴段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计划的83%,站前工程基本完成,轨道工程完成79%,站房工程完成72%,“四电”工程完成70%,项目总体进度可控,预计2024年开通运营。
项目建成通车后,巴中至南充最短运行时间约35分钟,巴中至成都最短运行时间约145分钟,巴中至重庆最短运行时间约105分钟,对带动川东北地区融入国家高铁网、完善成渝地区城际铁路网、进一步促进川东北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
【新建车站集体亮相!未来成都⇄九寨2小时可达】川青铁路又迎新进展!
11月16日
青白江至镇江关7座新建车站集体亮相
从成兰铁路有限公司获悉,11月16日,随着绵竹南候车大厅和站前广场的版画制作完毕,标志着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7座新建车站全面完工。
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设计时速200公里,为国家Ⅰ级双线铁路。全线共设10个车站,分别为青白江、三星堆、什邡西、绵竹南、安州、高川、茂县、石大关、叠溪和镇江关站,其中青白江为既有车站,其余为新建车站。新建车站中,石大关和叠溪是用于技术作业的越行站,不办理客运业务。
川青铁路线路图
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为国铁Ⅰ级双线客货共线铁路,于2013年10月开工建设,2023年5月铺轨完成。2023年9月14日,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川青铁路成黄段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修建的又一条“天路”。项目通车后,将填补川西北地区没有铁路的空白,成为进出川西北地区的一条快捷大通道。
届时,成都至松潘2小时可达,至九寨沟乃至未来至西宁、兰州等地的旅行时间也将大幅缩短。
此次亮相的7座车站
以当地地方特色建筑风格为依托
实现了地域文化
与现代交通建筑的完美融合
一起来看
三星堆站
三星堆站位于广汉市南兴镇与向阳镇交界处,南距成都24公里,距广汉市区约5公里。
站房将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面具抽象为站房外立面的整体造型,局部点缀回字纹雕花的仿古元素,同时,装饰装修深化设计中将外立面檐口褐色调整为青铜色,彰显了三星堆深远的人文背景。车站开通后必将成为当地又一地标性建筑。
什邡西站
什邡西站位于什邡市南泉镇,距什邡市区约3.5公里。什邡西站按3000平方米规模设计,为中型站房,最高聚集人数800人。线侧下式站房,车场规模为2台6线。
站房设计“以人为本,以流为主”,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体现生态、绿色、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同时,建筑造型设计现代大气,简洁自然又不失交通建筑的稳重,站房外立面局部采用雪茄色点缀,体现了什邡“雪茄之乡”这一特色。
绵竹南站
绵竹南站位于绵竹市孝德镇境内,北距绵竹市区约8公里。绵竹南站按3000平方米规模设计,为中型站房,最高聚集人数800人。线侧下式站房,车场规模为2台5线。
站房建筑形式独具匠心,现代感十足,稳重大气,立面造型主要强调并体现绵竹的特色,即以年画的立面装饰表达绵竹的文化品质与内涵,站房两侧檐口以“酒杯”造型体现绵竹另一产业,即白酒产业的兴盛发展,寓意举杯恭迎八方来客。整体造型现代、简洁,凸显绵竹当地人文特色。
据中铁九局成兰站房项目部总工程师杨礼铭介绍,站房外立面大面积采用仿石铝板勾勒出总体轮廓,造型高度、宽度最大分别达到13.5米和5米。正立面采用极具当地文化代表性的“门神双扬鞭”徽塑浮雕,有望成为当代铁路客站建设具备一定代表意义的作品。
安州站
安州站位于绵竹市拱星镇与绵阳市雎水镇交接处,东距安州区约47公里。安州站按3000平方米规模设计,为中型站房,最高聚集人数800人。线侧下式站房,车场规模为2台5线。
川青铁路试验列车通过安州站(张静玲摄)
站房设计极具地域特色,整体采用斜屋面造型,建筑形式独具匠心,屋檐跌落起伏、错落有致,整体造型轻盈精巧,体现了川西建筑的特点。候车厅内吊顶采用了三角形屋架和坡面造型,取工程所在地“雎水踩桥”传统习俗的抽象寓意,柱顶采用木雕点缀,与安县深厚的历史背景相得益彰。
高川站
高川站位于安县高川乡。站内桥隧相连,成都端为柿子园隧道,镇江关端为跃龙门隧道,中间通过高川站左、右线双线大桥连接。高川站按1000平方米规模设计,为小型站房,最高聚集人数50人。线侧下式站房,车场规模为2台4线。
站房采用三段式不对称建筑形式,端庄稳重,造型汲取川西地区当地建筑元素,形成丰富的建筑细节,立面上的大面积实墙,凸显高海拔寒冷地区地域特色。
茂县站
茂县站位于阿坝州茂县光明乡,西南方向距离茂县县城约27公里。车站成都端为杨家坪隧道,镇江关端为茂县隧道,中部分别设茂县车站5线特大桥和茂县站双线中桥。茂县站按3000平方米规模设计,为中型站房,最高聚集人数800人。线侧下式站房,站台位于桥上,车场规模为2台5线。
站房设计从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造型出发,建筑形式独具匠心,造型融合了当地建筑的元素,提取“碉楼”这一羌族独特的建筑元素,被寓为羌族的诗歌。整体造型方正厚重,虚实对比强烈,墙面向内倾斜,收分明显,造型新颖独特,片石墙面与木质窗格相互映衬搭配,充分体现了茂县建筑材质的特点。
镇江关站
镇江关站位于松潘县镇江关乡,北距松潘县城约38公里。车站大部分设在镇江关车站1号四线特大桥上。镇江关站按1000平方米规模设计,为小型站房,最高聚集人数400人。线侧下式站房,车场规模为2台4线。
站房采用立面三段式的建筑形式,独特的屋面形式,木色的立柱轻轻托起优美的屋面,细腻优美,同时屋檐上独有的藏族文化元素反应了镇江关这一藏族地区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