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顺民意,要让安全教育“活起来” 文:麻辣新语吴能恩 近日,多地教育部门官宣取消安全教育平台的强制打卡,这一举措获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叫好。强制打卡确实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额外的负担,而且也让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失去了实际意义。但是,取消强制打卡并不意味着安全教育就不重要了,相反,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安全教育真正“活起来”,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能力。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种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安全教育往往被形式化,变成了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任务,而不是一种真正有效的教育手段。安全教育平台的出现,本意是为了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资源,让学生和家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和学校过分强调打卡率,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和教师的指标,导致安全教育平台成为了一种负担,学生和家长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打卡,而不是为了真正学习。 这种强制打卡的做法,不仅没有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反而让学生和家长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安全教育是一种无聊、无用、无趣的东西。这样一来,安全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变成了一种走过场、做样子、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取消安全教育平台的强制打卡,是对这种形式主义的纠正,也是对安全教育的尊重。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安全教育可以放松或者放弃了。安全教育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我们应该以取消强制打卡为契机,思考如何让安全教育真正“活起来”,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能力。
要让安全教育真正“活起来”,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提高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安全教育不能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而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采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如动画、游戏、故事、案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教育也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而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时段、地域、环境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春季防火灾、夏季防溺水、秋季防传染病、冬季防冰雪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掌握不同的安全技能。 二是要增强安全教育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安全教育不能是单向的灌输,而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来,如组织安全演练、开展安全竞赛、设立安全监督岗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全教育也不能是孤立的活动,而要与家庭、社会等方面相结合,形成多方联动的机制,如邀请家长参与安全教育、与社区合作开展安全宣传、与相关部门联合进行安全检查等,让学生感受到安全教育的广泛性和权威性。
三是要强化安全教育的评价性和激励性。安全教育不能是无目的、无效果、无反馈的过程,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安全知识和能力进行定期的检测和评估,如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测试、综合评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安全水平和进步情况。安全教育也不能是无奖励、无惩罚、无激励的制度,而要制定明确有效的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扬和奖励,如颁发证书、赠送奖品、给予加分等,对表现不佳的学生和班级进行批评和惩罚,如通报批评、扣除积分、限制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安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取消安全教育平台的强制打卡,是对安全教育形式主义的一次纠正,也是对安全教育质量的一次提升。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安全教育真正“活起来”,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能力,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美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