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提拔32名女干部背后是权力在任性 文:麻辣新语吴能恩 近日,一则关于“九江市委书记赵智勇突击提拔 32 名女干部”的新闻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赵智勇在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任副省长兼任九江市委书记的最后一个月里,曾突击提拔了32名女干部,其中一名某学校女教师被直接提任团委九江浔阳区副书记,任副科级干部。 在人们的印象中,干部的任免有着一套严谨的程序和规定,需要经过多轮考核和审查。然而,这一则新闻却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让人们看到了权力滥用的冰山一角。 诚然,一名干部的提拔需要综合考虑其个人能力、工作表现、群众基础等多方面因素。但是,这些因素是否被充分考虑,提拔过程是否公正透明,提拔结果是否符合公众期望,这些都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从新闻报道来看,这 32 名女干部的提拔并没有经过正常的程序和考核,而是由赵智勇直接决定的。这种突击提拔的方式,不仅违背了干部任免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也暴露了赵智勇个人的权力任性和官僚主义作风。 突击提拔女干部,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值得我们深思。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赵智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拉拢人心,为自己的政治生涯铺路。另一种可能,就是让人们怀疑其背后是否会存在肮脏的权色交易。 但不管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如此突击提拔多名女干部,显然已经严重违背了干部任免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被突击提拔的女干部,可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能力和经验而难以胜任新的工作岗位,也可能会因为缺乏群众基础和信任而难以开展工作。这样的结果,不仅会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也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突击提拔女干部,也反映出了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尽管在当今社会,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干部队伍中,女性的比例仍然相对较低。因此,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女性干部的发展和晋升,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但是,这些政策和措施应该遵循公正透明的原则,不能成为个别官员滥用权力的工具。 这些被突击提拔中的女干部,她们是否真的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否真的具有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她们的业务水准和工作能力是否适合新的工作岗位?这些都是值得认真考考验的问题。 如果提拔的干部根本不具有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些干部提拔起来于国家、于社会、于群众有何益处? 违规提拔干部,不仅会造成真正有能力的人才的流失,反而“铸就”了大批低素质人才的“繁衍”。其危害不亚于贪污腐败本身,因此给国家给社会造成的影响也不比贪污腐败小。 赵智勇突击提拔 32 名女干部的问题,不能就轻易地算了。相关部门应该以此为线索,展开深入的调查。 或许,在深入调查之后,还会有更多的故事曝光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