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站通报的一起“人肉开盒”案例引起舆论关注。根据通报信息,违法者共计40余人,案涉18个省市,有群体在境外平台煽动,背后主谋竟是两名未成年人。
所谓“人肉开盒”是指利用非法手段公开曝光他人隐私数据与信息,也称之为“网暴”。今年8月,B站接到多名UP主的投诉,称有群体在境外平台有组织地煽动用户对站内UP主进行“人肉开盒”,他们非但在网上公开UP主的个人信息,还对其进行电话私信骚扰、网上攻击、恶意虚假举报等违法行为。在公安机关介入后,两名主谋一人被行政拘留、“劣迹”永久记录在案,另一人被严厉批评教育。
两名主谋的未成年身份颇为外界关注。《新京报》评论认为,考虑到时下未成年人网民数量庞大、触网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他们之间又容易形成网状连接,应防范“人肉开盒”滋生成新世代亚文化。
文章提到,当下“人肉开盒”已呈现出很强的圈层化特征,经常出现在饭圈、女权、爱狗人士中的“极端派”组成的社群内,成了他们抵制“非我族类”人群的接头暗号。无论是女医生被“人肉”后服药自杀事件,还是“粉色头发女孩”郑灵华被网暴去世事件,均为“人肉开盒”式网暴酿成的悲剧。
媒体调查就显示,当下网络上,热衷于“开盒挂人”“网络厕所”的群体很多都是未成年人,而其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有参与者直言,“现实中是一个高中生,碰到女生连一句话都不敢说”。但在“开盒”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似乎有了“掌控他人”的力量。
在此背景下,不论身处未成年人教育一线的家长、学校,还是负有主体责任的互联网平台,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都有必要强化多方共治体系,引导未成年人提升网络素养,提高“人肉开盒”的违法成本,并对相关链条进行前置性干预与阻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