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因未交保护费被群殴,校园暴力何时休? 文:麻辣新语吴能恩 近日,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的两名学生家长向媒体反映,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遭遇了校园暴力,因为没有向施暴者交纳“保护费”,遭到了同学的群殴和羞辱。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校园暴力问题再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据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两名学生家长反映,过去一个多月,他们的孩子多次在宿舍内遭同学群殴、被施暴者教唆互殴,起因系不交“保护费”,主要施暴者有四五个学生,殴打过程有多人围观。 家长提供的视频显示,一名受害者未穿上衣蜷缩着身体坐在地上,被人锤击背部;另一段视频中,同一人被用力踢到膝盖和裤裆处,有人威胁他说:“你还告老师呢,你告你试试。”宿舍中有多人围观。 受害者家长称,施暴者向每个人收取保护费的数目不一样,根据经济条件来定,有人收20元,有人收50元,刘同学第一次只交了5元。暴力手段包括拳打脚踢、扇巴掌、用裤带或棍子殴打身体,一般发生在晚上的学生宿舍里。打人的时间是晚上10点多,一直打到凌晨2—3点,打高兴了才让你回去。 11月22日,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回应说,情况属实,有11人涉案,其中2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目前,梁某某、白某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余涉案人员被依法处理,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校园本应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然而,校园暴力却屡禁不止,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在这起事件中,受害者刘同学和黄同学都只有 15 岁,他们在学校里遭到了四五个主要施暴者的殴打和辱骂,而围观的学生却没有人上前制止。这样的场景令人痛心,也让人深思。 校园暴力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如此猖獗?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学生的安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首先,产生校园暴力的根源之一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些学生可能存在自卑、孤僻、偏执等不良心理倾向,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对他人产生敌意和攻击性行为。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其次,校园暴力的产生也与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有关。一些学校对学生的违规行为处理不及时,对校园暴力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对校园暴力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让学生们知道校园暴力是不可容忍的。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预防校园暴力的重要环节。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特别是一部分留守儿童,因为长期没有和父母在一起,因此缺少关爱,容易让孩子变得自我否定,并对他人产生敌意。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应该教育孩子如何应对校园暴力,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最后,社会应该加强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关注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大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干预力度,为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