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据北京日报报道,当前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儿童感染人数增多,医院被挤满。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明确要求:学校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一律不做硬性要求。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表示,要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健康安全,做好师生健康监测,确保师生不带病上班上课。不建议患病期间赶、补作业,一切以孩子身体为重;引导学生科学佩戴口罩,坚持勤洗手、常通风,适度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家长要让孩子充分治疗和休息,即使身体好转也不着急返校复课,巩固好身体;帮助孩子均衡膳食,规律作息,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应该说,北京市教委这个要求非常好,有的网友点赞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看见孩子们一边输液一边写作业的照片破防了!这个政策好,挺人性化,支持全国推广!”
然而,再仔细读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上面的几点要求,你就发现,这不是北京市最高负责教育工作部门的要求,而是一个普通医生或者是北京大妈对患病孩子的医嘱和叮咛。
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均衡膳食,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病了不能上课,不必写作业,身体健康第一,上课作业第二,就要好好休息养病并治疗……这统统都是常识啊。
常识是什么?常识就是无需多说,每个人就应该自觉遵守的规则。可是,为何常识却需要堂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出来发话呢?
我想起了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明文规定禁止教职人员:与学生发生恋爱关系、性关系;抚摸、故意触碰学生身体特定部位等猥亵行为;向学生作出具有调戏、挑逗或者具有性暗示的言行;向学生展示传播包含色情的淫秽物品;其他性骚扰、性侵害行为等等。
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老师为人师表,即使不是教职人员,也不能与学生发生恋爱关系、性关系,更不能性骚扰、性侵害,这是做人的底线和常识!为何连国家最高负责教育工作的教育部,还专门出台一个《规定》?如此一来,教育部不就是“普及常识部”吗?
在继教育部成了“普及常识部”之后,北京教委又兼职医生和大妈,成了“普及常识委”,这不是教育之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