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麻辣新语吴能恩 12月2日,在江苏启东一场婚礼上发生了荒诞的一幕:价值百万的保时捷婚车因当地的风俗习惯而惨遭 40 余把锁锁定,拍摄者称是亲朋好友锁的,开一把锁要一条烟做谢礼,最后不得不请来开锁师傅打开。对此,当地镇政府回应称,这是当地的风俗习惯,要慢慢改进。 婚礼现场婚车被上锁,却让当地风俗来“背锅”,此举大有“我结婚我最大”的味道。难道风俗习惯就可以摆平一切?如此思维还只停留在封建时代? 令人遗憾的是,当地镇政府的回应同样陈旧而无力,甚至有明显的甩锅之嫌。 难道说,这是要让社会习俗和公共秩序为个别人的任性让路? 从道德角度来看,这种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德。作为婚礼的参与者,亲朋好友应该为新人送上祝福,而不是趁机索要财物。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婚礼的氛围和心情,也会让新人感到尴尬和无奈。而且,这种行为也会影响社会风气,让人们对风俗习惯产生负面印象。 尽管风俗无罪,习俗应该被尊重,但是尊重也是相互的。文明社会的婚礼风俗,必须是建立在公序良俗基础上的习俗才会有意义。 现代社会互联网信息发达,大家能从网上看到形形色色的地方习俗,多数都很能体现地方文化,值得尊重。而那些不值得推崇的习俗也必然会引发反感,比如拦路讨喜钱、低俗闹婚等等,一旦越过“适度”,便可能涉嫌违法,以风俗之名行违法之实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文明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底色。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必须与时俱进。若经得起拿到现代社会的阳光下去晾晒,去芜存菁,才能真正让人感受到风俗习惯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