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网传媒-首屏新闻成都12月14日讯(记者 李雪艳)11月底,“柑橘飘香 和美朝阳”2023第八届四川内江(朝阳)柑橘旅游文化节在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黄桷桥村竹苑水乡游客中心盛大开幕,柑橘采摘、河边垂钓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让黄桷桥村聚集满满人气。乡村坝坝宴上,黄桷桥村的特色菜白乌鱼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青睐。
“现在村里的产业好、环境好,周围的居民都爱来黄桷桥村游玩。”接受记者采访时,丁胜利高兴地表示。今年36岁的丁胜利是黄桷桥村的村支书,同时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十年前,他返乡养殖白乌鱼,因地制宜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使白乌鱼养殖成了村里乃至全镇的特色养殖业。作为村支书的他更是带领村民把这个昔日的“省级贫困村”,变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田园水乡。
回村创业 养殖失败让他差点放弃
2005年,18岁的丁胜利背着行李远走他乡,到过昆明、深圳,修过货车、贴过车贴,也开过早餐店和手机维修店,尝尽“生活百味”。2013年春节期间,丁胜利回乡探亲。一个朋友无意中提到白乌鱼价格非常可观。“原来在老家就能挣到钱。”朋友不经意的话让常年漂泊在外、时常思念家中父母妻儿的他萌生了回乡养殖白乌鱼的想法。
白乌鱼口感鲜嫩,营养丰富,内江是白乌鱼原产地。依托沱江丰沛的水域资源优势,内江人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人工养殖和繁殖“永安白乌鱼”。丁胜利的父辈曾养过鱼,家中有废弃鱼塘,技术、设施都是现成的。说干就干,丁胜利买入鱼苗,改造了自家鱼塘,就此开启了他的白乌鱼养殖之路。
走出农村又回到农村,丁胜利的父母和乡亲都不理解这样的做法。回到农村创业,丁胜利也才真切感受到养殖行业的辛劳。“5月到8月是白乌鱼生长速度最快的时间,但白乌鱼需要人工喂养,才方便观察它的长势情况。在最热的时候,我们还要顶着暴晒的阳光人工撒喂饲料。”一年下来,丁胜利挣了8万多元。
尝到甜头的他,在2015年新增了几个鱼塘,准备大展身手。但由于缺乏经验,一次夏季换水没有掌握好量,20多万条鱼苗被晒死。再次买回的鱼苗,又因为鱼塘消毒换水操作有误,导致所有的鱼苗全都死在了鱼塘里。“直接经济损失达20多万,我当时甚至想放弃养殖了。”丁胜利回忆道。
“智慧”养殖 带领更多村民增收
“先找地方学习一下,然后再来养吧。”家人和朋友的鼓励让丁胜利重拾信心。得知丁胜利养殖的困境,2016年,村委会推荐他外出培训。此后,当地组织的农业种养技术培训、新型农民培训、职业经理人培训,丁胜利都抓住机会,积极参加。“回来之后,我就在学到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结合自己养殖的情况科学养殖,后面就比较顺风顺水了。”
这年底,丁胜利成立了瑞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的鱼塘已经扩大到140余亩,成鱼和鱼苗的达到300万元。至今,合作社已吸纳160余人,提供了18个就业岗位。
2021年,瑞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还引进了“鱼菜共生”模式。在丁胜利的白乌鱼养殖基地里,白乌鱼正在水池里畅游,旁边的菜架上,蔬菜郁郁葱葱。“鱼菜共生”模式有着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这样的内循环系统,既提升产量产值,也满足了消费者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也是政府组织我们出去学习的,现在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产业了。”丁胜利说,目前全村已有7家家庭农场都在利用这种新的模式。
“在我养殖白乌鱼的过程中,党和政府给了我大力支持,现在村里需要人手,我当然义不容辞。”2021年初,丁胜利当选黄桷桥村支部书记,更是带领全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丁胜利组织村民开了多次会议,宣传养殖白乌鱼的好处,培训养殖方法,分享成功经验。当年就有数名村民开始利用自家闲田搞起白乌鱼养殖,不少养殖户都是从他手里学习的技术。
2022年,丁胜利拿出2万余尾鱼苗,免费发放到50余户有养殖意愿的村民手中。此后,黄桷桥村白乌鱼养殖产业发展到200余亩,每亩实现年利润约2万元。“接下来我们推进白乌鱼加工厂,项目即将落地实施,建成后可以带动村里更多老百姓增收。”丁胜利介绍。
积极探索 乡村旅游成为发展新引擎
在黄桷桥村,崭新靓丽的竹苑水乡游客中心格外显眼。丁胜利介绍,这是集民宿、观光、休闲、餐饮、度假、体验和康养一体式游玩的综合体。站在竹苑水乡观景平台放眼望去,村庄美景尽收眼底。沿着游客中心旁的道路前行,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白墙黛瓦的村居错落有致。山坡上的柑橘产业园区里,黄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观景步道边,雷竹正在生长。游客中心前的小河边,垂钓的人们怡然自得。
“今年我们这的农村面貌变化特别大。老百姓的院坝、房前屋后的环境,我们都做了改造样本,让群众看到效果。一开始有的群众还在观望,看了我们做的样本,主动找来要求改造。”谈到现在的农村环境,丁胜利十分骄傲。昔日的“省级贫困村”不仅发展壮大了特色产业,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让乡村旅游成为了村民增收的新亮点。“现在环境好太多了,道路干干净净,房屋修得好漂亮,空气也好。”过路的村民告诉记者,每到节假日,村里都有游客来吃白乌鱼、到农家乐耍。
“以前没有人来我们村旅游,现在不一样了,村里的产业搞得好,黄桷桥村也成为旅游景区了。”谈及这十年黄桷桥村的变化,丁胜利感触很深。近年来,依托柑橘、雷竹、中草药、特色水产四大产业,黄桷桥在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上积极探索融合之策。2022年,黄桷桥村分别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2万余元,获评国家级森林乡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旅游扶贫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村。丁胜利先后获得“内江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进个人”“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等称号,2022年获评省级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
从“鱼倌”到村支书,如今的丁胜利正尽己所能为乡村振兴建设贡献力量,“最初我回来的目的就是养鱼,带动家人。但是现在,我的目的是要带动整个村的村民,把他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继续壮大村子的集体经济,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实现共同富裕。”
出品人:方 埜
总监制:雷和斌
策划/统筹:田雪皎 楚彦
记 者:李雪艳
摄 像:杜佳佳 俞文晶
剪 辑:俞文晶
出 镜:李赵卓
运 营:唐明 蒋娜 胡旭阳 李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