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58|评论: 8

临邛故事:老南桥上游那块沙洲的传奇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3-12-24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邛故事:老南桥那块沙洲的传奇
    在老南桥的上游几十米,有一块沙洲,它长约200米,最宽处,大约50米,从空中鸟瞰,仿佛是一条航船,在大江中乘风破浪行进,前些年,在这条”船”的尾部筑了一条弯曲的堰埂,宽宽的白色的浪花翻滚而下,于是这块沙洲,在空中看起来又像一条逆流而上,正在跳跃龙门的鲤鱼,沙洲是鱼身,堰埂则象是它正在猛烈摆动的鱼尾。如果从黄坝大桥远望这块沙洲,一抹黛绿,江面的雾气初起,隐隐约约,沙洲象是浮在水面的仙山。前些年,沙洲上长满了麻柳,桤木树,最近对河道进行了整治,麻柳和桤木树少了,上面栽了芦苇和美人蕉,雪白的芦苇和红黄的美人蕉点缀着沙洲,煞是好看。今年,又在它的周围绕了一圈灯光。沙洲的夜景更为迷人。很多游人会踏着堰埂的石头到沙洲去游玩。
   我也数次到沙洲去拍照,从沙洲的上游顶部远望南河,南河河面更显得很辽阔,烟波浩渺,远山和高楼的衬托,景象非常壮观。我一直希望能够在沙洲上建一座古亭,摄影时,把古亭作为近景,江水和邛崃新城作为中景,西山作为远景,让历史和现代,高山和流水,新楼和古亭同时融进画面中。用一个画面喻意的邛崃的历史和现在。
    关于这块沙洲,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查阅民国版的《邛崃县志》,其中有“城南二里为南河南,对河沙洲有宋南楼故址,山边有竹叶寺。。。”,这里指的沙洲应该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沙洲。南河在石灰包与䢺江合流后,流到这里,河道变宽,加上原来道光南桥和老南桥堵水的阻滞作用,流速变缓,泥沙沉淀下来,天长地久,日积月累,形成了现在的沙洲。现在,在沙洲的旁边修了一个古香古色的亭子,也许是恢复原来的南楼。
   这块沙洲形成的时间是何年何月,尚待考证,但从光绪八年所绘的川南第一桥图中,就已经出现了,从图中看出,依托这块沙洲,分别向两岸修了两条堰埂引水,与现在修的堰埂差不多。据乡民告诉我,民国时期,他们还看到这两条堰埂,利用堰水,北岸在红房子那个地方,修了水碾一座,提水筒车三个,南岸在现在叫观景台的地方修碾子一座。
    我对这块沙洲进行调查。 84岁的林大爷从小一直生活在南河边,他告诉我说,从民国年间到解放后一段时期,那时候沙洲的面积是现在的4倍还多,它上齐现在的滨河广场上游100米,下抵拢老南桥。沙洲的高度几乎与老南桥桥面齐平,按照他们的说法估计,这块沙洲,原来有近两公里长。宽度也比原来缩减了两丈多。他说,沙洲现在变小,原因是几十年来不断挖砂卖砂造成的。
    他讲了沙洲过去的故事,他说,飞机曾经在沙洲上面滑行通过,我听起来像是传奇故事。
    过去,人要到沙洲,在老南桥中部,有石梯数步,就直接从老南桥走下去。他说,大约1940年,国民党24军陈明阳的一个整团,三人一排,整整齐齐,踏着号令,每天从老南桥上走下沙洲,就在沙洲上练操,射击,进行军事训练。1950年初,打垮的胡宗南部队的俘虏,有一千多人就集中在沙洲上集训,整编。可见当时沙洲的面积之大。
   老人还讲了关于沙洲的两个趣事,我是将信将疑。他说,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架双层翅膀的单引擎的飞机,不知是何原因,突然降落在沙洲上,但没有停机,在沙洲上滑行一段,又飞起了,把沙洲上小树杂草“拉了一槽”。还说了兔子渡河吃豆的故事,他说,从岸边到沙洲上,其实有些地方水是比较浅的,公社化时,有野兔在水里一跳一跳从岸边跳到沙洲上吃生产队的豆子。吃饱了,又一跳一跳回到岸边。兔子下水,真是匪夷所思。
   飞机一事,他说亲眼所见,兔子一事,他说很多人可以证明。我只能不得不信。我推测,飞机着陆一事,可能因为当时的飞机出现故障,飞行员发现这块沙洲适合迫降,于是降落在沙洲上,在滑行过程中,也许故障消失,又起飞了。要不,只能说当时这个飞行员是在玩极限挑战。但从这两件趣闻,也可以看出当时沙洲是很长很宽的。
    民国版的《邛崃县志》提到,“对河沙洲有宋南楼故址”,也就是说,在宋代,这块沙洲已经存在,而且还在上面修了楼,称为南楼,这座南楼是做什么用的?是监视敌情还是登楼望景的,不知道。不过,我偏向于望风景之用,因为南河一带自古以来就是临邛的风景区。这座南楼,可能有点类似于全国各地都有的望江景的黄鹤楼。
   我关心沙洲上有没有人定居过。有没有过建筑,很多人对我说,听老一辈讲,在上世纪初,曾经居住过很穷的一户人家,后来因为洪水冲垮了房屋,就没有人在那里安家了。人民公社时,生产队为了守庄稼,搭过几个临时窝棚。
   老南桥比沙洲高,老南桥一旦洪水飞桥,沙洲就被淹没,洪水退去,就会在沙洲上留下一层泥沙,据说民国时期,有一年涨了七次洪水,南岸河边的民房全部席卷而去。每一次大洪水,都让沙洲泥沙淤积一次,层层叠加,一次又一次长高长大。现在沙洲因为人们取砂,变小了,在以后的岁月会不会又慢慢恢复变大,很难说。
我一直用沙洲来称呼老南桥上游水中的这块小陆地,因为不知道其名讳,很多文化人在写到涉及它的文章时,根据它的位置,用了“河心岛”的名称。我在访问当地的老百姓,问其地名时,他们都说把这块沙洲,叫“河心”。看来文人雅士与乡村百姓,也是英雄所见略同。它们只差了一个字。但是,经过这次考证,准确地说,老南桥的这块陆地,从它到形成,形态以及大小来看,不应该叫岛,应该称洲,才更为贴切。也就是《民国邛崃县志》中称的沙洲。           
河洲或者江洲,在中国文学中,经常作为题材,频频出现,特别是在有些著名诗词中,描绘得极其优美。例如,《诗经》之中的《雎鸠》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洲”。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中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长沙的“橘子洲”。崔颢 《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武汉的“鹦鹉洲”。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南京的“白鹭洲”。还有很多。
    那么,它是不是应该叫河心洲呢?我个人认为,河心是一个全国通用的名字,只要是河水中间的干坝坝,陆地,都可以叫河心。用河心洲的名字,并没有反映南河这块沙洲的独特绰约风姿。另外,邛崃老南河风景区,已经成为邛崃的一张风景名片,这块沙洲应该有与风景区相呼应的优雅的名字。当向外地游人介绍这块沙洲时,在描述或者指点它时,不会出现不知其地名的尴尬。当然,肇锡嘉名,这件事,民政部门和邛崃的文化人应该多费点心血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5148.jpg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8152.jpg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8156.jpg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8202.jpg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8206.jpg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8141.jpg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8143.jpg

发表于 2023-12-25 05:2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