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人们注意啦!
   和你通过社交软件视频对话的   可能不是你认识的那个人本人   而是经过AI伪装的骗子   不少小伙伴心里“咯噔”一下   “现在骗术都那么高端了吗?”   “AI都能这么逼真还原相貌和声音了?”   据多家媒体报道   “有人10分钟就被骗430万”   让人惊叹   骗子的手段真是越来越“狠”了!   AI诈骗有哪些常用手法?   快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这四种“花式”AI诈骗形式   要看清! 
  1.声音合成 
  一般来说,骗子可能通过录音来提取一个人的声音,骚扰电话通常是获取某人声音的主要方式,在获得一定的“声源”后,将声音进行合成,进而形成诈骗通话的“对白”。
 
  2.AI换脸 
  人脸效果往往更容易受到受害人的信任,骗子通过AI换脸技术,伪装成和受害人有亲密关系的人的面部,进而通过视频方式博取受害人的信任。这类诈骗一般具有精准性,骗子会筛选出特定的目标群体,通过视频通话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3.转发微信语音 
  虽然微信目前不支持语音转发,但骗子会通过安装语音文件或特定插件等方式,实现这一功能。在盗取微信号后,骗子可能会转发号主之前的聊天语音,向其好友“借钱”。
 
  4.AI程序筛选受害人 
  骗子往往通过AI来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锁定目标群体后,会根据其个人特点制定一定的诈骗话术,实现精准诈骗。例如向经常发布理财分析、分享投资感想的人实施金融诈骗。
   如何防范? 
  1.多重验证,确认身份 
  如果有人要求你分享个人身份信息,如地址、出生日期或名字,要小心。
 
  对突如其来的电话保持警惕,即使是来自认识的人也要注意,因为来电显示的号码也可能是伪造的。
 
  网络转账前要通过回拨对方手机号、见面等渠道核验对方身份,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报警求助。
 
  如果有人自称“熟人”“领导”通过社交软件、短信以各种理由诱导你汇款,务必通过回拨对方手机号、见面等途径核实确认,不要未经核实随意转账汇款,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2.保护信息,避免诱惑 
  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
 
  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添加,防止手机、电脑中病毒,微信、QQ等社交软件被盗号。
 
  3.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警察不会网上办案,如果有网络警察说你犯事了,让他联系你当地的派出所,也可以主动打110咨询。
 
  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96110报警。
   针对花样翻新的智能AI诈骗   小伙伴们要提高防范意识   一旦发现风险   及时报警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