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牛渡江(四) 齐聚草长莺飞的太阳岛边,相约波涛连绵的嘉陵江畔。在南充市二零二三年嘉陵江放牛季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精彩《浪漫蓬安》实景演出。“实景演出,是放牛季开幕式活动的一大亮点。”《浪漫蓬安》实景演出总导演钟屹说,整场演出勾勒出了蓬安的江河气韵、乡城情怀、相如文化、拓荒精神以及浪漫的气韵。 “回到家乡,参加放牛季的活动,我想通过现场直播,向全国、全球的观众、网友推荐百牛渡江这一生态奇观……”当演唱结束时,郭蓉深情地向全国、全世界网友推介“百牛渡江”景观。在蓬安,游客白天可看百牛渡江奇景,晚上则可到相如故城里感受古风古韵,这里是移步即景、精彩不断。 百牛渡江,想不到你靓丽的外表、如此壮观震撼下还蕴含着致富创业的典型故事。“百牛渡江”特色景致的形成,却与蓬安县油房沟人一段脱贫突围的探索有关。常言道,靠水吃水。然而过去,住在嘉陵江支流边的油房沟人却常常遭遇河水带来的苦恼。曾经,油房沟社区是一个贫困的小渔村,村民依靠打渔为生,素有养水牛传统。上世纪90年代,由于修建马回电站淹没了部分农田,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缺乏特色产业、农民无一技之长,很多年轻人于是选择了外出务工。马回电站下闸蓄水,受嘉陵江水位升高影响,当地村民家里饲养的水牛逐渐养成了蹚水过江吃草的习惯。随着观看和拍摄的游客越来越多,“百牛渡江”名气越来越大。油坊沟村的田地大多都是河滩地,鹅卵石多,最恼火的是一到夏天涨大水,地就全被淹了,啥子都种不出来。群众说,他们村也因此成为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为了摆脱贫困,油房沟人也做过不少尝试:种柑橘,到了七八月份要挂果的时节,一场大水漫过河滩上的果园,果树烂了根,几乎绝收;靠水吃水,挖沙石卖钱,不仅不合法还破坏河道,很快也被叫停。频频碰壁之时,一次与邻村人闲聊乡村旅游时,曾担任过村支书的王元国他们获得了灵感。“我们这里离城20多分钟路程,能不能也搞搞旅游。”王元国回忆:说干就干,村干部们立马自掏腰包到外地考察。在温江,王元国看到当地村子里的遛马场,城里人去骑马,半小时就收二十元。“这钱好赚!”他灵机一动:咱村里虽然马不多,但是大多数人家都养了耕牛,我们也搞个遛牛场,开发牛拉车等项目。当王元国和村干部们兴冲冲赶回家,把这个发展“牛”旅游的主意向镇上汇报时,却被泼了冷水。你们发展旅游不得行。镇上干部分析:你们那里没啥子特别的自然风景,又没得名胜古迹,牛也是各个村都有的普通水牛,发展旅游,哪些人会来看?!“咋没得看的!我们的牛每天要游泳到河中心岛上吃草,我把村里的牛全赶过来,让它们一起渡江给人看嘛!”情急之下,王元国脱口而出,“百牛渡江”的原始创意就这样“蹦”出来了。其实当时说让牛一起游过江给人看,只是话赶话,一句气话。”王元国回忆:当他回家后,躺在床上,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办法,第二天一起床,他决定召集养牛户们试一试。村里人把自家的牛集中在一起渡江,并请来城里的朋友、县里的记者观看。一百多头牛在一头特别健壮的公牛带领下,大牛带小牛,自动排成队渡江而去,兴起时还在江中心围成圈游两圈。这壮观又充满野趣的场景,让观众大声叫好,岸边“咔嚓咔嚓”的拍照声响个不停。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不少游客专门花钱来看“百牛渡江”。油房沟社区的这一特色景致出了名,“耕地牛”成了“旅游牛”,村里人开始吃起了“旅游饭”。 刚开始,村里人挣的只是赶牛的钱,不把稳。当时有游客来看“百牛渡江”,村里就付钱给赶牛的村民。挣钱方式单一,大家心里害怕干不长远。如何让“百牛渡江”这一旅游品牌不是一时热闹,而能成为一个更有影响力、更加长效的旅游精品?这不仅是油房沟人的思考,也是蓬安县当政者的谋划重点。如果把这秀美的自然风景与历史文化底蕴结合起来,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蓬安县积极挖掘这一独特的原生态自然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0年起,蓬安县便将“百牛渡江”旅游项目作为农旅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打造——为让更多游客进得来,蓬安县着力提升油房沟社区及附近村落的基础设施,先后修通了县城到该村的水泥路,并完成旅游环线建设。同时由县旅游公司统一规划、打造“百牛渡江”旅游区,从这年起,连续十四年举办放牛节,并与西安、成都、重庆等地的旅行社签约,在全国喊响“百牛渡江”品牌。为留住更多游客,蓬安县在油房沟社区等处修建新村聚居点,配套集中供水站等,引领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利用嘉陵江旅游资源,修建了望江楼、牛文化广场、牛文化展览馆;修缮了油房沟村级码头、太阳岛旅游码头,开展游船旅游;引导村民在附近山上发展水果产业,让游客在看牛同时,还能享受采摘的乐趣。随着当地旅游业开发不断推进,当地农户积极开办涉旅经营店,发展晚熟柑橘、荷花、鳅鱼等产业。通过旅游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生活在油坊沟的村民们真实体验了从生态环境到村民生活,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很大,如今靠放牛养牛,一年就有上万元收入。随着“百牛渡江”名气越来越大,自己成了“放牛人”,在家门口当起了“工薪族”,有了稳定收入。 如今,昔日的小渔村迎来了“高光时刻”:依托“百牛渡江”品牌,该社区已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百牛渡江”自然生态奇观这块金字招牌越来越亮,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随着“百牛渡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该社区还依托“旅游牛”,发展起了“牛经济”。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人气越来越旺,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增多,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发展。不难看出,老家蓬安油坊沟村借助丰富的资源、优质的人力资源,靠着“百牛渡江”发展旅游业,短短几年光景,这个昔日的贫困山村变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幸福美丽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