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提到财政转移支付,四川似乎成了受到指责最多的省份。评论区充斥着质疑声,有人说四川拿得太多了,质疑四川人不务正业。然而,实际上四川人一直以来都以勤劳肯干著称。无论是百万川军、建国初期,还是改革开放,四川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中,面对蒋介石的被动抗战,350万川军带着土枪和大刀,顽强抵抗,成为抗日战场上的一抹亮色。建国初期,四川作为国家的大后方,承担着向全国输送粮食的责任,为国家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后勤支持。
改革开放后,四川积极响应邓小平的号召,为国家建设沿海城市贡献了大量人力。然而,这也导致了沿海城市与西部地区的距离逐渐拉大。如今,要求沿海城市支持西部城市的发展,却引来了一些不满和质疑。这部分财政转移支付,并非直接给到四川人民手中,而是用于支持四川企业和基础建设。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省份,为保护生态环境,很多企业被迫转型或取缔,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些转移支付是否应该得到肯定和理解呢?
沿海城市将外国留学生待遇提高,而多转移支付给欠发达的地区,例如三州,是不是更有利于实现全面的区域协调发展呢?
总的来说,对于财政转移支付,我们应该摒弃偏见,理性看待。四川不仅是我国的经济大省,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对于这个多才多艺、充满活力的省份,我们应该更多地给予理解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