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半期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因明治天皇在位,故名。
1868年1月3日,日本明治大皇颁布了“王政复古”用书,宣布取消幕府制度,恢复大皇统治权力,此即明治维新的开始。
其主要内容为:(1)奉还版籍。即令各藩交出对辖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和统治权。奉还版籍后,各藩主成为中央任命的藩知事,藩政基本上收归中央。(2)废藩置县。免除旧藩主的藩知事职务,令其一律移居东京,向国家领取俸禄。全国行政区划为一使(北海道开拓使)、三府(东京府。京都府。大阪府)。302县(后并为72县,又并为43县),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开拓使长官、府知事和县令治理。(3)地税改革。允许农民自由种植作物,废除土地买卖禁令,宣布确认土地所有权。1873年实行地税改革,向经营土地者征税,一律交纳货币。
此项改革巩固了政府的财政基础,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日本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
1927年1月3日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
次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生宣传队在汉口英租界江汉关附近讲演,庆祝北伐战争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当时聚集了数千群众,大家一直秩序井然。可是到了下午,突然有大批英国水兵登岸寻衅干涉,强行驱赶群众,并当场用刺刀刺死群众一人,伤数十人,造成了严重的流血惨案。
案发当晚,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向英国驻汉口领事馆提出抗议,限令英国在24小时内撤走水兵,由中国政府派军队进驻英租界。
次日,武汉工农商学等团体的代表举行联席会议,向武汉国民政府提出八项要求。其主要内容为:立即向英国领事馆提出严重抗议:由英国政府赔偿损失;惩办肇事凶手。
4日晚,国民革命军开入英租界。国民政府收回英租界管理权。
1933年1月1日23时,日军守备队长落全策划制造了在榆关宪兵分遣队前面的手榴弹爆炸事件。事发后,落全咬定系中国军队所为;并指挥部队向南关和车站进攻,又电关东军和天津驻屯军司令官请援。
当晚来攻日军均被中国守军击退。为对付日军的进攻,警备司令部令榆关守军待命行动。
2日凌晨1时许,日方向中方提出四项条件:(1)南关归日方警戒;(2)撤退南关驻军;(3)撤退南关警察及保安队;(4)撤退城上守兵,并限即时答复。
中国方面言称:“俟天时调查真相后,再开始交涉。”3时,日方通知说:“本事件无须调查”,“否则即以武力夺取南关。”中方坚决拒绝,当即配置部队。日军将南关外中国警察缴械,并监视南关公安分局长,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2日9时,日军守备队用木梯攀登南关城墙,被中国守兵击退。10时许,由前卫开来的日步炮兵3000余人,在飞机、火炮和坦克支援下,企图从南门突破。
中国守军沉着应战,至17时许,日军不支而去。傍晚,关东军命令增兵夺取该地。
3日10时,日军增援部队加入战斗,在飞机、军舰和坦克的掩护下,向东南城角和南门附近发起重点进攻。中国守军以步机枪、迫击炮和手榴弹顽强抗击。经过激烈争夺,双方互有胜负。
至14时,日军发起总攻,炮火更加猛烈,南门守兵悉数战死,日军坦克趁势闯入。至此,榆关遂被日军占领。中国守军第九旅以一团之众不足2000人,与强敌激敌3日,官兵伤亡过半,民众死伤4000人,毁于炮火房屋500户以上。
三人军事协调组成员张治中、马歇尔、周恩来。
本日,周恩来向马歇尔通告,中共中央欢迎他参加有关停战、受降、恢复交通诸问题的协商。
此前,马歇尔表示如果中共能接受政府关于三方会商的建议,建议国、共、美三方各出1人组成委员会,职责为处理有关停战、恢复交通和受降事宜,取一致协议方式,每方都有否决权。一切决议均须送国共最高当局核准后始生效。
3人委员会可在离冲突地区较近的地方设一机构,处理有关的一切具体问题。
周恩来表示:中共欢迎外来的友谊,但也希望盟国恪守“不干涉中国内政”的诺言。
马歇尔提出:在北平设执行部,执行已取得协议的政策,监视停战,公正地作调查。执行部由国、共、美3人委员会组成,张治中、周恩来、马歇尔作为三方代表参加,一切行动须根据一致协议,执行部下设4个交通中心、8个小组。
1946年1月3日国、共、美协商成立停战机构1946年1月3日国、共、美协商成立停战机构
1944年1月3日,中印公路通车至新平洋,新三十八师全部及新二十二师第六十五团同时到达。
史迪威的指挥部和前方基地也推进至此。史迪威、孙立人亲赴于邦阵地,向攻克于邦的官兵祝捷并颁勋授奖。遂令新三十八师在左进攻太白家,第六十五团居右进攻打洛,第六十五团沿大奈河南岸利用森林掩蔽,开路前进,出敌不意,迂回到百贼河敌后,将日军包围。
经过激战,于1月25日全歼晖冈田大队700余人,大队长冈田中佐跳河自杀,敌遗尸670具,被俘20余人,第六十五团缴获速射炮2门,追击炮4门,重机枪8挺,轻机枪、步枪500余支,旋即占领打洛,揭开了缅甸战争全面反攻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