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专制独裁,怒火中烧。为了表达胸中的愤恨,他常在居室里提笔疾书“袁贼、袁贼”!并边饮酒边说:“杀了‘袁皇帝’的头!”
1914年1月3日,章太炎决定冒险出京,结果在车站被军警拦住。
他于7日下午傍晚时分,足登破靴,争执团扇,用大勋章作扇坠,来到总统府,指名要见袁世凯。梁士贻出来接待。刚开口,便被章太炎破口大骂,说“我要见袁世凯,哪个要见你!”可是,袁世凯佯装不知,迟迟不出来。
引发了章太炎的脾性,就在总统府大吵大闹起来。袁世凯无奈,当天晚上将他骗到龙泉寺并予以软禁。
直到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火,命赴黄泉,章太炎才获释南一下。后来参加了护法运动。
1933年1月7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由上海迁至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临时中央政治局主要成员博古、张闻天、陈云于1932年底先后由上海出发,经福建永定、上杭,于本月初抵达瑞金。临时中央迁到苏区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总负责人为博古,组织部长为任弼时,宣传部长为张闻天,毛泽东被补选为政治局委员。
该剧以战国七雄为背景,描写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主张对内主张革新政治,对外联齐抗秦,曾得楚怀王信任。但南后却勾结秦国密使张仪,以“淫乱宫廷”之加害屈原。怀王竟听信谗言,将屈原囚禁,并废弃齐楚盟约,依附强秦。屈原满怀忧愤。
此时,学生宋玉已卖身投降南后,忠诚追随诗人的侍女婵娟又将被南后处死。宫廷卫士救出婵娟,并一起去营救屈原,不料婵娟误饮欲害屈原的毒酒身死。卫士杀死谋害屈原的帮凶,焚烧高堂,并在屈原作《桔颂》以悼婵娟后,跟随诗人走向汉北,走向民间。
全剧洋溢着炽热的爱国激情,愤怒谴责了迫害忠臣、出卖国家的奸贼。
我国彝族飞行员杨国祥于1972年1月7日,驾驶强·5甲飞机,成功地投掷了我国第一枚实用氢弹,使这次核试验获得圆满结果。
1971年12月30日,在我国西部靶场作实用氢弹的投掷试验,由于挂弹推脱机构出了故障,三次均未投下,因而强 ·5甲不得不带氢弹返场着陆,而1972年1月7日是在充分优化和训练纯熟条件下完成使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