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1月17日,蔡元培因教育总长彭允彝干涉司法独立,非法要求逮捕北大兼课教师、财政总长罗文干,愤而辞去北大校长的职务。辞呈指出:“元培目击时艰,痛心于政治清明之无望,不忍为同流合污之苟安,尤不忍于此种教育当局之下支持教育残局,以招国人与天良之谴责。”蔡氏在《北京大学日报》上刊登“不再到校办事”的启事。18日,北大全校学生举行大会,通过“驱逐彭氏”、“挽留蔡校长”、“警告国会”等项决议。19日,北京大学学生联合法政专门学校、医学专门学校、工业专门学校1000余名学生到众议院请愿,阻止投彭允彝同意票,并力主挽请蔡元培回校复职,被军警包围殴打,300多人受伤。
1933年1月17日,毛泽东、朱德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个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
宣言说:全中国的民众们,日军侵入华北,造成了和居民的整批被杀,城市与乡村的毁灭,以及痛苦与饥荒的增加。因为蒋介石、张学良等的不抵抗与投降,因为他们对抗日士兵的压迫、遣散与屠杀,使中国士兵大批的死在帝国主义的枪炮之下。国民党帮助日本更进一步的屠杀,同时他们用一切力量镇压反帝斗争与组织武装的义勇军。
中华苏维埃政府与革命军事委员会再一次提醒中国民众,我们在去年四月已经号召全国民众与我们一起共同进行反对日本的武装斗争,而蒋介石对于这个号召的回答是动员一切军队来进攻中国工农政府与工农红军,而不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
中华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中国民众面前宣言:在下列条件之下,中国工农红军准备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2)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等);(3)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我们要求中国民众及士兵,响应这个号召,开展武装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
1974年1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长期以来,南越当局对中国南海诸岛怀有领土野心,大肆侵犯南沙、西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南越当局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竟于1月15日派驱逐舰侵入西沙海域,对我渔轮进行袭扰;17日,南越军队侵占中国的金银岛和甘泉岛,公然取下我国国旗,并打死、打伤中国渔民多人;我海军奉命于1月17日、18日派出舰艇至永乐群岛执行巡逻任务。
19日,南越当局派武装部队向我琛航、广金两岛发动进攻,打死打伤我渔民多人。我海军6艘舰艇和渔民、民兵进行自卫反击。海战中收复了被敌侵占的甘泉、金银、珊瑚三岛。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远离大陆的条件下同外国海军作战,这次作战的胜利,保卫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通令嘉奖。
1975年1月13日—17日,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代表2864名。
会议的议程是:(1)修改宪法;(2)审议政府工作报告;(3)选举和任命国家领导工作人员。朱德主持会议,周恩来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
周恩来在报告中重申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两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张春桥代表中共中央作《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他说宪法规定了人民群众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并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增加了公民有罢工自由的内容。
17日举行大会,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一致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委员,任命了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为朱德,副委员长为董必武、宋庆龄、康生等22人。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邓小平、张春桥、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华国锋、陈永贵、吴桂贤、王震、余秋里、谷牧、孙健为副总理。
会后,姚文元指令《人民日报》只发一张大会主席台和一张大会会场的照片,周恩来作报告和朱德主持大会的照片不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