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即农历腊月初八,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腊八一到,年味就重了许多,人们也增加了对新年的期许。腊八节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制备腊味等习俗,人们通过不同方式期盼着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是腊八节的序曲。正宗的腊八粥一般包括大米、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等豆类,红枣、花生等干果制作而成。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人们将所用的原料仔细处理,开火炖煮,这才满怀期待地沉沉睡去。到“腊八”这天清晨,在香甜扑鼻的味道中苏醒,伴着香甜的腊八粥滑过舌尖,顺喉而下,家的温暖就随着腊八粥浸润了心田。 虽说腊八的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但在不同地区,腊八的习俗亦是丰富多彩,就拿云南来说,“冬月腌菜,腊月腌肉”,是云南人亘古不变的习俗。然而,云南不同的地区,制作腊味又有所不同,例如具有代表性的玉溪华宁香肠、楚雄腊糟肉、大理诺邓火腿以及昭通烟熏腊肉等。 玉溪华宁香肠 腊月里,华宁人的话题就绕不开香肠了。华宁香肠清香爽口,既有广味的香甜,又有川味的麻辣。香中回甜、甜中有辣、辣中有麻,一口咬下去,五味俱全,无限惊喜,你能在其中尝到许多似曾相识的味道。 华宁香肠的制作,要选取肥瘦相间的猪后腿肉,切成小块进行腌制,灌装好后,再用细绳一扎,竹竿一挂,等上半个月风干,一挂正宗的华宁风味香肠便“出炉”了。人们亲手完成一项项工序,用自然风干的力量沁出最后的香。在机器加工盛行的年代,这份纯手工的匠心,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楚雄腊糟肉 楚雄对腊肉的制作方法众多,但腊糟肉必须有一席之地。腊糟肉是一种独特的腊味,将猪肚、猪肠、猪心和五花肉放到盐水中煮熟,让其充分吸收盐分,之后再取出放置上一天一夜,然后将其切片,加入花椒、辣椒、酒和盐,一起放到用酒刷过的陶罐里,再将陶罐密封。在密封的陶罐里时间仿佛被冻结,各种材料的味道被储存,放在阴凉处20天左右就可以取出来蒸食。有的放置到六七月份,到那时开陶罐,香气便扑鼻而来。 腊糟肉,既保留了酒的醇香,又加之一味乡情做“底”,那股杂糅了甜、咸、酸、涩、辣的香味,在唇舌间流淌,在岁月中沉淀。一碗糟肉是艳红如火的喜庆,是肥而不腻的鲜香,也是独属于楚雄人的过年记忆。 大理诺邓火腿 在大理,有一个古老的村落,被称为“千年白族村”,这里有千年历史的天然盐井,造就了当地独具特色的美味——诺邓火腿。每年春节前夕,诺邓人都会把最好的猪后腿留着腌制火腿,搭配诺邓千年古井矿物质井盐,进行纯手工腌制。随着时间的发酵,制作好的诺邓火腿口感鲜美,咸淡适中,香而回甜,回味悠长。正如烟叶的自然醇化一样,诺邓火腿如果存放3年,味道会达到极致,脂肪会氧化成特殊的美味。 一座座传统白族民居在岁月的洗礼中保存了下来,每家每户向阳的墙上挂满了火腿,仿佛是人间烟火的诗意画,充满了生活气息。慢工出细活,诺邓火腿历经时光淬炼,最终凭借独特的口味和卓越的品质得以美名远扬,享誉全国。 昭通烟熏腊肉 昭通冬季气候湿冷,对于保存肉类,昭通人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那就是烟熏。每年腊月,伴随着炊烟袅袅升入半空,你就知道,又到了一年一度烟熏腊肉的时候了。新鲜的猪肉用盐将血水腌出来,一块一块放在腌肉的架子上,下面用木柴生起小火,让柴烟和温度慢慢渗透,直至猪肉熟透。烟熏后的腊肉带着木柴的香气,吃法多样,直接吃上一口,烟火气十足。 烟熏火烧皆为香,腊味无穷是乡情。那一串串腊肉,在古时老祖宗的房梁上熏过,在祖辈父辈的灶间熏过,在童年的炊烟里熏过,年复一年,熏成了记忆中的年味,熏成了昭通游子心中的乡愁。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碗暖暖的腊八粥下肚,年味就在唇齿间、在胃里开始升温了。 而中国人的年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腊味。那股浓郁绵长的香味,是每个人记忆里家的味道。 腊味飘香年味浓,愿各位诸事“粥”全,腊八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