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38|评论: 0

[原创] 和解:消弭仇恨的良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3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影《南方与北方》观后

    被誉为十大英剧榜首的电影《南方与北方》,豆瓣评分高达9,2,可见其影响和地位。

    这部被叫做爱情故事的电影,改编自英国著名女作家加斯凯尔夫人同名小说,2004年被搬上银幕,至今刚好20年,算得上是一部老电影。不过,好的艺术作品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褪色,反倒经过沉淀,愈发显出其魅力。

    在众多观众眼里,这部电影是一部打动人心的爱情故事片,但在我个人眼里,毋宁说她是一部反映当年迈入英国工业化社会的长篇巨制。透过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演绎,我们看到的是关于阶级对立、贫富差距、工业革命残酷性等重大社会问题的剖析,决不是简单的纯粹爱情故事。

    身居英国南方的玛格丽特随父母来到北方工业小镇,与之前安宁浪漫的乡村形成巨大反差。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人们的观念,都显示出农耕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冲撞与不和谐。

    电影一开始经过简单交代,玛格丽特一家来到北方工业小镇,很快就进入主题——玛格丽特眼中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怎么都与南方乡村格格不入,尤其见到男主人公棉纺厂主桑顿粗鲁的对待工人一幕,第一印象就特别糟糕。随之而来整个剧情就在玛格丽特同情工人与桑顿为工厂发展和工人之间矛盾展开。

    透过玛格丽特的眼睛,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工厂环境极其恶劣、工人劳作辛苦、薪资不足,进而引发工人罢工,争取合法权益等,对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国人来说,简直就是生动的关于阶级压迫、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极好教材。

     电影通过直观的画面告诉人们,工业社会初期,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压榨,不顾工人工作环境,导致工人患上肺病,甚至过早离开人世。一句话,资本家的恶劣与没有人性,统统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电影所有的矛盾冲突,也在玛格丽特与桑顿之间反反复复拉锯。

     具有同情心的玛格丽特,因为结交工人朋友,始终坚定不移站在工人一方,为其争取合法权益,也因为她的这一立场,使得她在与桑顿间的恋情中变得欲言又止,进退维谷。

    与此同时,尽管男主人公桑顿爱上玛格丽特,但自身厂主的身份,又不得不在如何维护工厂发展与兼顾工人权益之间权衡,从而多次与玛格丽特发生摩擦,阻碍其爱情难产。

    值得称道的是,电影虽然聚焦劳资双方利益冲突,没有回避两者间的对峙乃至仇恨——罢工与反罢工。但是,对我们那个年代被固化的资本家形象却做了真实客观的描绘。具体到桑顿这个“资本家”而言,并非资本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沾满了鲜血,所有通过玛格丽特眼里的得到的资本家形象并非完全真实。

    以玛格丽特第一次看到桑顿粗暴对待工人为例,玛格丽特只是看到桑顿表面严厉不讲情面一面,却没有深层次看到桑顿维护工厂安全,实质也是为了工厂和工人共同的利益与安全。试想一下,如果纵容工人不讲规则,没有安全意识,因为抽烟引起火灾,毁掉工厂的同时,岂不是也毁掉工人们赖以生存的工厂?如果只是单方面责备桑顿的粗暴和不人道,岂不是政治上的短视和无知!

    再看贯穿全剧劳资双方矛盾冲突的罢工与反罢工。以我们熟知的政治理论而言,罢工绝对是对付资本家的有效武器,也是工人维护自身权益的盔甲。反观资本家桑顿,如果工人罢工,他的工厂陷入停工停产,那么他的负债、他的营收等等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下一步不要说给工人加薪,就连最基本的工资都无从寻觅。为此他与工人罢工矛盾白热化,他只能采取下下策,引进爱尔兰工人,使工厂不至于停摆。然而愤怒的工人冲进工厂,工厂陷入无序,桑顿被逼招来警察最后才平息了罢工。

    当然,正在工人冲击工厂的紧要关头,玛格丽特巧合与桑顿在一起。以玛格丽特的思维,她认准只要桑顿愿意与工人对话,事件就会平息。出于对玛格丽特的信任与尊重,桑顿走到愤怒的工人面前,不料失去理智的工人使用暴力,最后玛格丽特为保护桑顿却被误伤——因为罢工,因为失控,受到损失的绝对不是单方面的资本家!正如剧中一句非常精当的台词所言:工厂、工厂主、工人实际上是融为一体的整体,片面的强调任何一方都会给所有的人带来伤害!如果罢工超过资本家能够接受的程度,资本家的工厂倒闭了,工人去哪里劳动?去哪里获得报酬?

    抛开玛格丽特有色眼镜看待桑顿,真实的桑顿并非含着金钥匙出生,也不是天生的冷酷无情眼里只有利润的剥削者。他因父亲早逝,在母亲艰难养育下,成为精明强干、个性果断、管理有方的资本家。在玛格丽特的沟通下,他与人为善的与曾经的罢工组织者言和,不但给予其重新工作的机会,还帮助其脑洞大开,办起工人食堂——总之,在表面看上去冷酷无情、没有人道精神、缺乏大爱,只有唯利是图、剥削工人都是假象——固然不排斥一些资本家确实如此——桑顿的内心是充满良善与同情的,只不过,资本家的角色规定,他不可能是纯粹的慈善机构,他不可能不顾及工厂发展,把自己简单的矮化成一个布施者。

    与此同时,也还是得益于玛格丽特的沟通,曾经的罢工组织者慢慢的站到体谅桑顿立场上,恪尽职守完成工作,支持桑顿的工厂管理——至此,劳资双方,看起来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终于走到一起——这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思维在此被打破——劳资双方不一定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反倒是互为依存,抱团取暖,谁离开谁都不行!既然如此,所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进而必须以暴力血腥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社会的理论就站不住脚!

    电影中揭示的这一点,虽然原作者生活在几百年前,但多年北欧的高福利社会已经有力的予以证明。再延申出去,冷战后构建的两大阵营,最终以前苏联解体,东欧国家全部易帜告终,都无可争辩的表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并不是只能通过暴力武力予以解决。

    这里,不得不提及代表工人组织罢工者,也是玛格丽特同情的朋友希金斯。他作为无产阶级代表站在与资本家斗争的前线,他为了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作环境而成立工会并实施罢工组织,但不幸的是由于工人中有人退出等招致失败。但他为了对工友的承诺,还是放下身段向桑顿谋求工作,最后与桑顿达成彼此谅解和解。他没有因此走上更加暴力道路,没有以彻底推翻工厂为己任。他的用于承担、善于思考、有勇气、有理性,都成为其面对事实走上与资本家融合的基础。

    在关于罢工具体情节中,有工友直言陈情,罢工时间过长,他一家数口就会没有薪酬而濒临死亡。这也表明,罢工并不是解决劳资双方对立的唯一手段。某种意义上看,罢工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受到伤害的不单单是资方,劳方也同样处在被伤害一方——如果罢工管控失当。由此可见,解决劳资双方矛盾冲突理当需要多渠道,不能简单的诉诸于暴力抗衡,导致双输局面。

    回到影片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彼此纠缠于农耕文明社会与关于文明社会的冲突,随着劳资双方的和解,也开始坚冰融化。玛格丽特慢慢理解桑顿作为工厂主的身份角色不易,同时还因为桑顿并没有因为误解玛格丽特与其哥哥站台告别,以及作为法官帮助其隐瞒玛格丽特编造谎言等,最终导致看上去冰冷矜持傲慢的玛格丽特从内心深处爱上桑顿。

    让人感动的在于影片结尾处,桑顿与玛格丽特竟然不约而同都去寻找对方。桑顿去了玛格丽特曾经生活的南方小镇,还特意采撷了花朵,玛格丽特则去了工厂寻找桑顿。两颗曾经游离、曾经误会的心终于紧紧相拥在了一起!

     本来担心,随着剧情发展(玛格丽特决定离开小镇去伦敦,桑顿工厂遭遇挫折),他们之间会不会以悲剧告终,引为憾事,但最终电影还是沿袭诸多故事大团圆结局,让银幕下的观众心满意足。

    最后,特别补充一点,看到工人罢工,与桑顿为代表的工厂主陷于难以调和矛盾的镜头,思绪不由自主离开影片叙事,蓦然回首现实生活。当下民工以私营业主发生矛盾,如何收场?要么打白条、要么任意拖欠;甚至逼使民工跳楼要挟索要工资,还被舆论指责为“恶意讨薪”!两相比较,无处诉说的痛,向谁说?一个是数百年前的文艺作品,一个是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我不得不说,我们到底是在前进还是停滞,乃至倒退?

    基于此,个人眼光,我毫不掩饰想弱化该影片的爱情故事魅力,而专注于影片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揭示与剖析——放眼历史与当下乃至未来,不独劳资间的矛盾冲突需要和解,在这个纷乱不已,国家之间战乱冲突不已的今天,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放下一个小团体的固执己见而发动战争,唯恐天下不乱,总是想把国家与人民拖入彼此敌视仇视的深渊!?

(该电影片长接近四小时,静下心来好好看完这部影片,相信获益匪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