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达县曲艺队,老艺人:第三排左二“荷叶”江步云、“清音”谢拱北、“评书”牟华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县地区杂技团演出场景,前为乐队,后为技巧表演 民族乐器发展简略:民族乐器指中国特有的传统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诗经》中关于有箫、管、钥、埙、笙等乐器的记载。西周时分为八种类别: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音。后又盛行军乐,又叫鼓乐,以排箫、笳、角、笛等为主要乐器,常在军队行进时吹奏,也有用作仪仗队或在宴会上演奏及其他娱乐之用。唢呐的出现较晚,约在明代始有所记载,至今,在民间婚丧喜庆及民俗节目中仍是主要乐器。 民族乐器主要有四大类: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拉弦乐器,表演方式分为合奏和独奏。在达州,吹管乐器主要有笛子、唢呐、芦笙等;弹拨乐器主要有琵琶、阮、筝等;打击乐器主要有扬琴、大鼓、小鼓、大小锣、大小钹等;拉弦乐器主要有二胡、板胡、京胡等。 古代达州民族乐器发展简史:达州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人类活动历史久远,古属巴国,先民勇而善斗,好为歌舞,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以刀击盾牌发声激越,鼓舞士气,可视为打击乐器发展的前身。 自古传蜀道难,巴地交通闭塞,但区内民族乐器仍有发展,主要有:傩戏(端公戏),由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纳民间歌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种类,常用乐器有小锣、中锣、钹、小钗、鼓、丝刀、牛角、唢呐等;打耍锣: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又称打嫁锣,或用以闲暇消遣; 薅草锣鼓:一人击鼓,一人敲锣,敲锣者为歌郎,边打边唱,活跃现场气氛、调节劳作者情绪;翻山铰子(铜质小钹):多为祭祀所用,后经演变成为舞蹈表演的一种器具。清末民初,出现民间游艺表演:木偶、皮影、杂技、灯戏、说唱(曲艺)等,艺人表演多为个人或家庭。 清光绪末年(1908年),区内有仁和茶社举行扬琴业余坐唱,为历史上最具规模的群众业余曲艺活动。扬琴居中,京胡、击乐(怀鼓、鼓板、碰铃)列右,三弦、二胡、笛子列左,演唱人员分坐于扬琴前的两边,唱词选择于川戏折子戏,行腔优美,韵味极浓,形成独特优雅的风格,被称作“川北扬琴”。 民国时期,达县有几个戏班子跑滩演出。区内茶馆风行,晚上有“打围鼓”表演。形式为十多个人围坐在茶馆里,有的打鼓,有的敲锣,有的吹笛,有的拉琴,演唱川剧,但只唱不表演,所以又叫“唱玩友儿”或“川剧坐唱”。旧社会,这一文艺活动受到上自军阀官僚、文人雅士,下至车夫力行、文盲商贾的喜爱。军阀范哈儿附庸风雅,以能哼唱几句川剧而自诩为“儒将”,还经常去茶馆参加“打围鼓”。 有的茶馆设荷叶、竹琴、四川清音、评书、金钱板等说书活动。民国后期,达城有江步云“荷叶”表演:一般由不能搭班演戏的川剧艺人在茶馆、旅店中清唱川剧。演唱时,左手打板并执一面铰子(铜质小钹,形似荷叶),右手执一竹签敲打铰子。方彬“竹琴”表演:又称道琴,伴奏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达城人叫作“打哧嘭嘭”(谐音象声词,竹琴表演时道具发出的声音),演员表演时,斜抱竹琴,用指尖拍击竹筒下端,另一手持两块竹板击打,说唱形式有群唱或单唱。谢拱北“清音”表演:原名“唱小曲”或“唱小调”,谢拉二胡,女演员邓兰春或胡继清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 民国时期,达州盛行唢呐。1928年,吴佩孚兵败入川滞留达县河市镇期间,55岁生日当天,请50多人演奏唢呐祝寿。1929年,军阀范绍增为父办丧,请60余人演奏唢呐。有的艺人能同时演奏两只甚而三四只唢呐,或用嘴鼻同奏。新中国成立后,唢呐队多次受邀参加省、地区大型活动的表演,1992年入选四川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区域内民间吹奏乐器还有“角角吹”“树叶吹”等。“角角吹”用黄牛角制成,吹奏起来声音清脆、嘹亮,穿透力强。“树叶吹”一般用阔叶(含竹叶、菜叶)做成椭圆形,用嘴吹奏,十分悠扬,还能模仿鸟鸣声。 新中国时期达州民族乐器发展简史:新中国成立后,达县专区部分县一度或数度建立直接由政府领导或文化馆领导的集体所有制曲艺、杂技、戏剧演出团体。1950年始,区内杂技团、川剧团、京剧团、文工团相继成立,后转为国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杂技团 川剧团,1964年朱达生拍摄 新世纪前的文工团 杂技团、川剧团、京剧团、文工团:1958年始,达县专区先后成立四大演出团体,区内属县均设有川剧团,民族乐器演奏与伴奏在专业团体中得到空前发展。 达县民兵师文工团:1960年成立,演员主要来自达县专区艺校及民中师生。1961年,艺校、民中相继停办。艺校演员学生被安排进帽鞋社,民中学生被安排进钟表社上班。团长吕井声作词作曲的《达县是个好地方》一时风靡达城。
达县曲艺队:1964年成立,以曲艺表演为主,达县民间说唱艺人全部加入,另招收10多名青少年学艺。1966年,曲艺队派出10多青少年去成都音乐学院学习。 达县文工团:1971年成立,演员主要由重庆、达县地区上山下乡的知青经文艺汇演选拔组成,另有撤销解散了的达县曲艺队及后来达县地区川剧训练班人员加入。演出话剧、歌舞、曲剧、川剧等。 达城之春音乐会:1982年举办,连续八届,形成达州文化品牌,吸引了众多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参与。先是组建民乐团演奏,顶盛时期有两个器乐队伍:双管编制演奏交响乐,民乐演出团。 随着影视剧及现代娱乐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戏剧文艺演出开始衰落,有的演员转向发展,有的仍坚守阵地。达州民族乐器演奏多数人员仍坚持演练,不时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
新世纪后达州民族乐器:进入二十一世纪,达州群众文化活动兴起,民族乐器演奏人员期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演练,民乐团组织与活动应运而生。 2006年周永开与巴山民乐团 巴山民乐团:2005年,离休老干部周永开,邀请谢世仪、李平、雷锡久在公园茶馆喝茶,倡议组建巴山民乐团,自己捐资1000元,并另筹资2000元共3000元作为活动经费。2006年,巴山民乐团成立。2016年属达州市关工委领导,顾问周永开,团长杜泽九,副团长李平、杨兵、谢世仪。鼎盛时期有60人,多系爱好民族乐器演奏的老人。 历经发展,巴山民乐团成为川东北地区编制完整、演技精湛的民族管弦乐表演团体,演(唱)奏人员来自市区专业文艺团体及业余民乐演(唱)奏精英。音乐指挥先后有雷锡久、郭云生、岳廷超等人。建团以来,创作了一批民族管弦乐精品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常年进行文化惠民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曾被中央、省、市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参赛获奖无数。
左往右:郭云生、谢世仪、李平 达州民乐团:2019年,由原巴山民乐团李平、谢世仪、杨兵发起组织成立,现有60余位从各行各业退休下来的音乐达人,既有专业文艺演出团挑大梁的高手,也有民间精英,常年进行文化惠民演出,挖掘整理达州传统音乐文化。近日,该团将失传的1958年风靡达城的歌曲《达县是个好地方》,重新编排演出并录制视频。 天天乐民乐队:成立于2018年5月,队员有30人,由退休职工组成。以民族乐器演奏、唱歌为主,常年在达城滨河路演出,深受市民欢迎。 达城主要民族乐器知名演奏者:(以年龄排序) 扬琴:马明莉、谢世仪、雷锡久、王春华、谢春燕。 谢世仪,出生于曲艺家庭,1964年在曲艺队学艺,1966年在四川音乐学院学习扬琴技艺,1971年进入达县文工团,1973年调达县地区杂技团,2005年参与发起组建巴山民乐团,任副团长,现为达州民乐团负责人。其扬琴演奏技艺精湛,既能独奏,也能合奏,擅长音乐演出策划、作曲、配器等,很有公益心,常不计报酬到社区、学校教学,或参加惠民演出。 二胡:吕先直、唐润祥,祝厚祥、张文瑞、张大志、潘铁成、杨兵、青义成等。二胡知名演奏者多系民间人物,真可谓高手在民间。 二胡:翻铁成 吕先直,因上身形体宽大,绰号叫作“宽片片”。1959年高中毕业,以淘沙石、抬石头下野力谋生。夜晚常坐在箭亭子“月台”石阶上,面对州河拉二胡,每次必拉《二泉映月》,如泣如诉,不时举杯饮酒,月光下可见其脸上晶莹的泪珠。有人撮合他与民间当红歌手吴清国联袂表演,唱了几句,两人突然争吵起来,相互指责对方不懂音乐,五音不全。此后,吕不再参加任何形式的表演,自我演奏,自我欣赏。
右三祝厚祥,右四刘晓庆 祝厚祥,重庆知青,绰号花腔,1962年参工达县铁山林场。他的笛子演奏水平在达城一流,另擅长演奏二胡。20世纪70年代初参军达县军分区宣传队,与刘晓庆同为器乐班战友,刘晓庆弹扬琴。 1974年,成都军区战旗话剧团调用刘晓庆、祝厚祥,后,祝厚祥转业到达县市印制一厂,活跃于达城文艺音乐演出场地。 20世纪90年代后期,祝厚祥送女儿去北京读大学,刘晓庆闻讯,派人将一套空置房屋的钥匙交与祝,由其在北京期间住用。 祝厚祥现居住重庆。 笛子:李绍统、龚新一、黄余庆、李平、李绍奇等。 龚新一,钟表社职工,1960年参加达县民兵师文工团,常表演笛子独奏。排练节目时,爱批评纠正歌唱者演唱不准,若达不到要求,则拒绝为其上台表演。夜晚,闲暇无事,喜欢在翠屏路钟表社门口演奏笛子,有不少人聚集围观。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文工团李绍统和龚新一吹笛子最为有名。李绍统编的《巴渠之声》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发行。 右江晓琴、左谢世仪 琵琶:江晓睛、毛前碧、郑明玉。 江晓晴:杂技团副团长,负责音乐演出。四川音乐学院毕业,20世纪七八十年代琵琶演奏最为有名。目前,江晓晴的学生仍活跃于音乐界,有的已成为教学琵琶的老师。 唢呐:佘道然、佘一伯、黄庭根。 中阮:谭蓉、陈梦德。 古筝:王春华、谢娇、李佳颖。 达州民族乐器知名演奏者不胜枚举,挂一漏万。 结束语:中国民族乐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精华,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创新,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乐器的精华,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