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所著《中国哲学史大纲》,是我国最早用新式标点的书。胡在书出版时,特送了一本给章太炎,上写“太炎先生指谬”,下署“胡适敬赠”,在两人名旁,各加了一条黑杠符号。
章因弄不清这个符号的作用,他看到自己名旁加了黑杠,不禁大骂:“何物胡适!竟在我名下胡抹乱画!”及至看胡的名旁也有黑杠,才消了气说:“他的名旁也有一杠,就算互相抵消了罢!”
1922年2月2日,华盛顿会议第三十次全体委员会开会,讨论关于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问题。
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声称,“二十一条”系两国之正式条约,反对会议“重新研究及审查”,仅表示日本同意放弃满蒙筑路借款、聘请顾问、教官等项的优先权,撤回1915年签约时日本政府对第5项之保留。
次日,第三十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即末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声明:中国对于“二十一条”始终视为事实上之压迫,不承认有法律效力,必须废止全约。美国代表声明:注重门户开放,要求利益均沾。关于“二十一条”之讨论以无结果告终, 仅将3国声明载入会议记录。中国代表要求终成泡影英国军队撤出,
1970年2月2日,英国哲学家伯兰特·阿瑟·罗素逝世。
罗素(1872—1970)是20世纪声誉卓著、 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他一生中完成了40多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以及政治等各个方面。
罗素的首要事业和建树是在数学和逻辑领域,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罗素是当代的一位巨人,集哲学家、作家、数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于一身。一生中,完成40余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以及政治等各方面。罗素首要事业和建树是在数学和逻辑领域,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年时期所写的有关道德、政治、教育、和平主义等方面的著述,激励和启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晚年在积极反对制造核武器和反对越南战争的斗争中,成为全世界理想青年的鼓舞者。
1937年2月2日晨,东北军军官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发动事变,枪杀了东北军主和将领王以哲,他们因王以哲主张和扣压张学良的蒋介石讲和而心怀不满。何柱国、丁学忠等因事先避入杨虎城公馆,幸免。周恩来闻讯后,严厉批评杀王的错误,并和刘鼎等到王以哲家吊唁;随后,到新城和杨虎城商议。
3日,驻防渭南前线的东北军得知王以哲被杀, 立即向西安开拔,声称要杀孙铭九等,为王以哲将军报仇,周恩来派刘澜波到渭南说明情况,劝以大局为重,维护东北军团结。
因东北军西撤,4日,国民党中央军开进渭南。西安局势紧张。周恩来决定将博古、叶剑英、李克农等大部同志撤到三原红军驻地,他本人留在西安城内。
6日, 杨虎城率部离开西安,撤往三原。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从西安向分州撤退,同日,东北军第一○六师师长沈达、 骑兵师师长谭自新等致电国民党,向蒋介石投降。东北军高级将领纷纷要求东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