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人选择了去公园晒太阳、去爬山,生活方式趋于健康起来。
红包发得越来越少了作为四川的三线小县城,其实我们这边发红包的风俗还挺严重的。
以前每年回家,给侄儿侄女们发红包,少说要几大千。我妈他们还专门叮嘱:不要发太少了,这样亲戚朋友会觉得你今年在外面混得不好。
有几次我一个红包包200元,还被我妈给说了。
今年回来,我妈还特地嘱咐,每个红包就200意思一下就好了。关系远一些的小孩甚至可以不用发,或者发100。
针对这个现象,我还专门问了几个朋友,他们的说法也差不多都是这样。以前一个发红包600起步的朋友,也把红包金额调到了200元。
统一说法就是:图个吉利,没必要攀比了。人家收一个红包富不起来,但自己发一堆红包,还是很肉疼。
打肿脸充胖子的少了以前镇上每年回家,都会有不少“打肿脸充胖子”的老乡、同学回来,花几百上千租几天豪车,就是想让所有人以为自己在外面做大生意,挣大钱。
实际上,现在信息那么发达,很多东西一看就很明显。
今年大多数人都是坐高铁回家了。
这也可能是因为高铁方便了,但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大家都不愿意打肿脸充胖子了。
面子不值钱,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
我说的这些情况,有可能并不是今年才发生的,也可能是一直在缓慢改变,直到今年集中开始爆发了。
这背后,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要知道,00后已经开始步入职场,成为社会的主力。他们比80后、90后,更加的具有个性,视野和眼界更加的不一样了。
作为独立的代表,那些过年的人情往来,在00后看来,都是虚情假意的敷衍客套,是沉重的人情负担。
一年到头在职场虚情假意,过年回家还要在亲戚面前虚情假意?
00后整顿了职场,这个春节,也整顿了亲戚朋友。
年味更浓了!
今年最大的感触就是,年味更浓了,很多地方消失多年的年俗活动开始回归。
远一点的在网上看到的福建游神、潮汕英歌舞、浙江板凳龙
近一年四川很多地方舞龙、庙会、灯会什么的,都很热闹。
感觉是近五六年来,最有年味的春节
在这些“反常”现象的背后,这预示着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动,至于会变得什么样,还有待观察。
但至少,过年少些虚情假意,多一些年味总是好的。
今年过年,你还注意到哪些反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