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丰塔纳主教传记
(引用说明:本文献引用标识为 [0323])
路易・丰塔纳主教曾担任四川代牧区主教。
他于 1781 年 7 月 2 日出生在意大利都灵省的伊夫雷亚,在都灵完成学业。后来前往罗马时,遇到了法国大革命期间避难于此的巴黎外方传教会神学院负责人,便向他们表达了自己想投身传教事业的愿望。1807 年 2 月,他从罗马出发,最初目的地暂定是西东京(注:旧时对越南北部地区的称呼)—— 也就是说,之后若有调整,目的地才会变更。
经过孟加拉、槟榔屿、澳门等地的多次被迫停留,他终于抵达西东京。但朗格主教认为,当时四川的传教需求比西东京更迫切,便安排他前往好友杜福斯主教负责的代牧区。
丰塔纳神父沿红河北上,穿越云南,在 1812 年 1 月 2 日至 3 月 5 日期间完成这段旅程,最终抵达落朗沟(音译)。他是最早走这条路线的欧洲人之一,后来法国将这条路线向所有人开放。
抵达后,他负责四川南部的传教工作。1814 年教会遭遇迫害,弗洛朗斯主教出逃后,他接管了宜宾落朗口神学院的学生,还带了一部分学生前往云南。与此同时,他还负责管理云南地区的基督徒社群。
尽管他在传教区仅工作了数年,但当时除了年事已高、身体多病的埃斯科德卡・德・拉布瓦索尼德神父外(Jean ESCODECA de la BOISSONNADE1761—1836)
杨若望),没有其他传教士。1817 年 6 月或 7 月,他被推选为锡尼泰教区主教(注:“Sinite” 为旧时教区名称,暂无标准中文译法),同时担任四川代牧区主教。
同一时期,教皇任命拉罗谢尔的一名议事司铎佩罗肖神父为马克苏拉教区主教(注:“Maxula” 为旧时教区名称,暂无标准中文译法),派他前往四川为丰塔纳神父举行主教祝圣仪式。教皇还允许丰塔纳神父选择佩罗肖主教担任自己的辅理主教,后续两人也确实达成了这一安排。
1820 年 5 月 21 日,在漳州(音译,原文 “Tchang-cheou”)乔家(音译,原文 “Kiao”)的家中,丰塔纳神父正式接受主教祝圣。之后他定居在眉州(音译,原文 “Moey-tcheou”),期间曾被土匪掳走、铁链囚禁,最后由基督徒出资赎回。
后来他迁居到邛州(音译,原文 “Kiong tcheou”),之后又搬到山区的金汤(音译,原文 “King-tang”),在那里躲避搜捕,居住了 8 年。在此期间,他每年都会尽可能定期派遣中国神父前往贵州和云南;1831 年 9 月 5 日,他还写信给巴黎外方传教会神学院,提议为云南单独设立代牧区主教。
1832 年,他强烈建议由巴黎外方传教会负责朝鲜和日本的传教工作;不久后,他又研究了西藏的传教问题,最终认为四川传教区无力兼顾西藏的传教事务。他创办了穆坪(音译,原文 “Mou-pin”)神学院,在确认该神学院运营稳定后,于 1836 年或 1837 年关闭了龙溪(音译,原文 “Long-ki”)神学院。
原本由山西代牧区管辖的湖广地区,后来单独设立为代牧区。1838 年 4 月 14 日,教皇格列高利十六世通过《Pastorale officium》通谕(参见《宗座传教事务法典》第五卷,第 204 页),任命丰塔纳主教为湖广代牧区主教;同日又通过《Et si》通谕(同上,第 204 页),允许他继续留在四川,同时授权他任命一名传教士担任湖广代牧区主教,并为其举行祝圣仪式,授予该传教士本达教区主教(注:“Benda” 为旧时教区名称,暂无标准中文译法)头衔。
不过,这些文件还未送到四川,丰塔纳主教便于 1838 年 7 月 11 日在成都(原文 “Tchen-tou”,即成都旧译)去世,临终时躺在蓬索神父的怀中。
他的遗体安葬在磨盘山墓地(音译,原文 “Mo-pan-chan”)。
参考文献(了解更多相关期刊可参考以下文献)
生平文献说明:
《C.-R.》(注:期刊缩写,全称未明确),1884 年,第 46 页。
《N. L. E.》(注:期刊缩写,全称未明确),第五卷,第 2 页、第 33 页及后续、第 110 页、第 120 页、第 149 页、第 183 页及后续、第 212 页及后续、第 225 页、第 238 页及后续、第 246 页、第 594 页;第八卷,第 304 页。
《A. P. F.》(即《Annales de la Propagation de la Foi》,《信仰传播年鉴》),第一卷(1822-1825 年),第 1 期第 12 页、第 4 期第 22 页、第 6 期第 3 页;第二卷(1826-1827 年),第 31 页、第 247 页、第 259 页、第 274 页;第三卷(1828-1829 年),第 359 页;第四卷(1830-1831 年),第 405 页;第五卷(1831-1832 年),第 659 页;第六卷(1833-1834 年),第 499 页、第 524 页;第七卷(1834-1835 年),第 678 页;第九卷(1836-1837 年),第 449 页;第十一卷(1838-1839 年),第 185 页及后续、第 462 页;第十二卷(1840 年),第 484 页。
《M. C.》(注:期刊缩写,全称未明确),第五卷,1873 年,第 336 页。
《A. M.-E.》(注:期刊缩写,全称未明确),1910 年,第 261 页、第 270 页。
其他文献:
《四川代牧区主教档案》:《路易・丰塔纳锡尼泰教区主教档案》,第 64 页。
《天主教传教通史》,第二卷第二部分,第 651 页。
《巴黎外方传教会通史》,字母顺序索引表。
《天主教传教团》,第 227 页。
《致朗格勒主教的信》,第 223 页、第 237 页及后续、第 239 页、第 248 页。
《法国教廷事务》,第二卷,第 709 页。
档案文献(日期及编号):
1817 年 3 月 18 日:第 1128 号
1817 年 6 月 6 日:第 601 号、第 805 号、第 826 号、第 1699 号
1820 年 6 月 19 日:第 1120 号
1820 年 6 月 26 日:第 572 号
1821 年:第 126 号
1821 年 6 月 26 日:第 1445 号
1821 年 9 月 6 日:第 1789 号、第 1947 号
1821 年 9 月 12 日:第 69 号、第 512 号、第 1607 号
1822 年 11 月 16 日:第 1315 号
1822 年 12 月 9 日:第 70 号、第 573 号、第 1701 号、第 1738 号
1834 年 8 月 13 日:第 258 号
1836 年 1 月 17 日:第 1447 号
肖像资料:
存于罗马巴黎外方传教会办事处。
(译者注:文中 “馮達拉 / Feng Dala (P. Jean Charbonnier)” 应为另一人物标注,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路易・丰塔纳主教生平关键时间线表格?把他的出生、传教历程、重要任命、去世等核心节点按时间顺序梳理,方便快速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