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有关“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的话题再度引发舆论讨论。
据媒体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陈众议提交了《试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建议》,呼吁尽早施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以缓解小学和初中教学的内卷,同时消释中考“普职分流”政策带来的巨大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青年创业导师洪明基则建议将基础教育学制从12年缩短到9年,“其中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孩子们6岁可以上学,15岁可以高中毕业,19岁大学毕业后,爱学习的学生继续深造,不爱学习的则进入社会,结婚生娃和事业发展互不冲突。另外,校企可以联合办大学,根据社会需要重新编写教材,教学内容要跟着时代常换常新。让孩子一进入大学就知道未来的就业方向,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各占一半学时。”
对于学制的问题,之前北大教授姚洋、人口专家梁建章等人也曾公开表示,中考和高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学生有2年时间用于复习和应付升学考试,建议取消中考和缩短学制,实行10年免费义务教育。
相关话题随着两会热度再次引发舆论争论。“缩短学制可以,那相应的升学模式也得跟着改了,别给孩子那么大压力。”“减少基础教育时间要慎重,不能让孩子们心智不成熟就走向社会。”“真正应当取消的是文理分科,让孩子们全面发展。”
针对学制改革,教育专家熊丙奇在社交媒体撰文指出,“义务教育除免费外,还要求均衡、强制、义务。免费教育不等于高质量教育,如果不增加教育投入、扩大免费教育,只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把免费教育搞成形象工程。同时,缩短学制不等于早出人才,社会存在的教育焦虑根源不在于学制,而来自教育、学校被分为三六九等,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单一、学生的成才选择单一。另外,9年基础教育就完全是知识教育,而无其他劳育、美育、体育、心理教育——这些教育是需要时间与过程体验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实践证明,“六三三”学制总体上符合儿童成长阶段性特征,不能以某一部分或某个地区的儿童发育提早了、某一阶段缩短了作为修改学制的依据。其次,十二年学制也是当今国际上的主流学制。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全世界199个样本国家基础教育年限从十年到十四年不等,十年学制的有10国,占5%;实行十二年学制和十三年学制的国家约占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