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方面,各委正官或府佐要负责监督。对于分派的任务,可以选择州县佐领或府卫经歴等有心计、有志向的人担任。钱币流通后,对于调度得当、操守清廉的人员,要分别给予奖励,以示激励。 二、关于钱币的本金,先令各府、州县搜括在库银两,上报两院司道备案。然后将这些银两解送到各府州购买铜材进行铸造。完成后,按照原银数量给钱支付。各役工的工食费用,从银库中扣除补充。这样做对公帑没有损失,对百姓也有利。至于官吏的俸禄、师生的粮食以及一切条编的费用,也应当银钱兼支,以促进钱币的流通。有人提议让殷实之家捐资作为本金,钱币铸成后按数偿还,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扰民,应严加禁止。 三、关于钱币的规格,每钱一文重一钱二分,各局都要统一标准。只要钱币没有损坏,都可以通用,不允许挑拣。这样钱币就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流通无阻。但铜色要纯,字画要端正,轮廓要匀称,胚胎要厚实,熔炼要精细。至于万历通宝的文字样式,应保持原样,不必更改。 四、关于收购铜材,纯黄色的铜材价格较高,过去的价格不过六分五厘。现在由于冶炼铸造的需要,价格可能有所上涨。巴县建议以八分为准,这是考虑到运输费用后的总价。至于招商立市、以铜收赎等方法,应根据各郡邑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多方收购。各州县官如果有意愿自买铜材到局亲自铸造,应将铸造的钱币数量上报府州,再转报院司查考。泸州最近提议,想将过江的铜材,每十支按当时的价格抽买一支。只要没有强买强卖、勒索扰民的情况,人们都会乐意接受。这也是收购铜材的一个便利方法。 五、关于铸造工匠,责任在于保证铸造的数量和质量,经费的多少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此时议论纷纷,意见不一。据巴县亲身试验称,每银十两铸成的钱币,除去经费和工本后,可以积累利息三两。但由于工作刚开始,难以立即作为定例。因此,应让各局管理官暂时自行斟酌铸造,不要以盈余炫耀,也不要因亏损而气馁。待钱币铸成计算确切之日,各局据实上报,以便综合判断,制定规定。 六、关于钱币的使用,除了解京边外,其余令小民以四银六钱的方式缴纳粮食税,各衙门的一切抵赎也都要用钱币。而且,以钱币的使用情况作为评判官员政绩的标准。这一制度一旦确立,钱币就会流通无阻。但钱币的流通必须依靠商贩的传播。那些领取千文钱币的人,应缴纳一两银子作为保证金。至于在外贸易,应稍加放宽,以满足商贩的私利,每两加价三分即可。同时,各衙门应明示赈济贫困的义举,以及用钱纳税和赎罪的条例,使钱币的流入量常多,流出量常少。这样,民间就会有渴望得到钱币而不可得的景象,钱币的流通就会更加容易。 七、关于平衡市场,每银一钱应换得百文钱。但商贩为了追求利益,往往高低不均,导致小民觉得使用钱币不便。因此,现在应以官方法马校准官秤,令城市乡村统一遵守。并时常出其不意地在商贩所在地进行抽查兑换,惩治不平衡的现象,这样钱币就会更容易流通。 八、钱法的实施主要是为了便于日常交易的需要。然而,行商携带大量钱财远行千里,如果钱币过重,就会导致他们无法承受。因此,强制推行钱币制度,并不一定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自今以后,市场交易中,一两以上的交易,银钱的使用应听凭人们自由选择。 九、禁止私铸钱币。四道各局的钱币样式和重量都要统一,铜色要纯净,有私自铸造者,应依法严惩。这是禁止私铸的大原则。然而,私铸的风气在钱法初行时较易禁止,但在钱法盛行时却难以遏制。因为人们看到钱币的利益,而在山川之间往往有矿藏可供开采,所以难以禁止他们不为之。因此,今后应严格实行保甲法,让邻里之间互相稽查,以加强防范,使私铸无处可容。 十、防止钱法受阻。实行钱法时,奸猾之徒往往会先贿赂官吏,捏造小民不便使用钱币的言论,向上级申诉。这都是因为使用银两便于携带和出入,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