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40|评论: 6

[相如·茶馆] 消失的背影(徐家场镇怀旧)转载

[复制链接]

消失的背影消失的背影

我们的家乡徐家场座落在丘陵之中稍微平坦的地带。先民一代代口授相传,早先,这个地方没有场镇,称砣梁下靠大路边那一棵参天大黄果树下,有徐家店,逐渐发展起来,就成为徐家场了。因为火灾,徐家店被毁,那里就成为空地了。
昔日的徐家场有东西南北四条街,北街从徐家店往南横跨在北边称砣梁和南边九龙山两座山峰之间的山脊之上。往北出北街,是通往茶亭二道复兴仪陇县城金城镇的石板官道,北街南端,是关帝庙。北街中段十字街口,西街从这里顺着石头阶梯从山脊延伸到西边沟底,一排铺面横在街口,让西街有南北两个出口,出南边街口,是通新镇和南部的石板官道。笔直的东大街顺着微小的坡度西高东低直通街口。从北街十字街口往东,下二三十步整齐平缓的石头阶梯,再前行数十步,向南和东街成丁字形的大街就是南街,四条街的交界处就是市中心了。正对南街的酒馆前的阶沿有比一般阶沿高宽些许,是一个小舞台,场镇上各种小集会就在这里举行,快到东街的尽头之处,向南下二十步石头阶梯,是一条短一点的街,就是小东街,出小东街,就是到回龙营山的石板官道,顺着东大街再前行数十步,财神楼横在街口,从楼下穿过,就出了东大街。
南街往南快到街头的地方,上十多步石头阶梯,就是宽阔的街面,街面西边上十多步阶梯,就是座西朝东的文昌宫,和坐东朝西的戏楼直面相对。文昌宫的宽度和戏楼加上两边的厢房的宽度相等。戏楼和文吕言之间隔着三个层面的广场,大街的东边的房屋在石梯还没有过完就转折垂直向东,和向西的戏楼北边的厢房连接。广场南边有一段围墙和厢房的后墙相连。文昌宫门前的街面是第一层面,从第一层面往东下十多步阶梯,是最宽阔的第二层面,,再往东下十多步阶梯,就是非常气派的戏楼下的第三层面。从戏楼正中间的楼下的门向东走出去,可以看到戏楼在有二十多步阶梯的台阶之上,台阶下是一个平坝,还有三棵黄果树。三层平坝连在一起就是一个万人广场,成为徐家商贸文化的交流中心。第二层西北角有一棵大黄果树,南边广场外,土地庙背后通往郭家乡里的路旁,有一石建敬字塔矗立。大街南边有石桥和街面平,过石桥,土地庙,街面向西折转过去,就到了南街出口的九龙垭,继续往南,是到骑龙,大泥,过嘉陵江,蓬安县城的石板官道。九龙垭往西的石板官道,途经屠家湾,陈家拱桥,翻过亮垭子,直通水码头大场镇斜溪。古代四川山峦起伏,陆路交通极不方便,因此,从上海到重庆再到顺庆广元碧口,城市的商品都是走水路运进来,而各地方的产品也要通过水路运出去。徐家到斜溪从古至今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是挑夫在这条道上来来往肩挑背磨地运输各种商品。
仔细体察可以看到,东西南北四条街的街头都房屋阻挡,不能直接走出去,我推测建场者有财不外流的构想吧!
南街街头山坡下有个住着二十多户人家的三合大院子,是郭家大院,徐家人都称它为郭家乡里;北街西边的山坡下有一座四面围墙封闭建筑华丽颇具规模的庄园,是邓家祠堂。南街和东街像一撇,北街和西街像一捺,构成个人字,郭家大院和邓家祠堂恰似人字两边的两点,构成了一个火字。为了制火在东街和南街的背后修了一个大堰塘。上世纪一九五六年五七年又在郭家大院子门前修了一个大堰塘,但是郭家乡里还是遭火灾被烧了,好多天都未能彻底熄灭。
徐家场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仅场镇上就有大小庙宇十来座。小庙有东街上的皇亲庙,南街头的土地庙。皇亲庙后来被用作邮政电信局,而土地庙解放后分给毛玉清和唐鼓眼成为两家人的家。大庙有东街中部的禹王宫,出东街往北约一百丈的万寿宫,北街南端约一百文的万寿宫、北街南瑞
山坡上的关帝庙、大雄宝殿、观音庵,南街头的文昌宫。
禹王宫从街边山门进去,一条修建工整笔直长约百丈的的石板大道穿过厢房,戏楼,登上一人高的平台,再上十步阶梯,就是气势恢宏的禹王宫正殿了。其柱头一个人抱不下来。站在正殿下的阶沿回头往下看,大道两边排列着的修剪得整齐笔直怀抱大的古杨柳杨槐枝叶交错成拱形遮掩着大道上空;两层木楼从戏楼两边延伸出去和正殿两边的厢房连接成为一个大四合院,院坝里可容纳几千人;正殿近前的平台东边是大花园,右边空地的正中央是一个见方两丈的大花台,花台中间是一棵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桂花树,枝叶几乎遮盖了正殿西边的整个院坝,每年八月,桂花盛开,馨香溢满禹王官院,孩子们在桂花树下拣碎小的桂花,成年人拿一块布或纸铺在地上花朵,说是拿回去泡桂花酒。可惜,桂花树大约在上世纪五八九年六零年,眼看着她叶子慢慢变黄于桔,不开花了,她,死了!
正殿中间横着一个天井,把正殿分成两部分。正殿东西两边各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四合院,正殿里两三千人的活动也常常在这里举行。
万寿宫座酉朝东,从东门进去,经过戏楼下,就来到了院坝中间,戏楼两边紧连两层厢房,上几步阶梯的正殿面对戏楼。后来,把万寿宫拆除改成徐家唯一的粮站,大殿成为粮库和职工的舍宿,靠大路边的一排房,是原来的戏楼改建成的办公室、加工房、售粮门市部。大殿前的院坝成为篮球场,周围还有观众的席位,这个场地全部用石板工艺精细铺就,是因为它是在原院坝上安上篮球架而建成的。由此可见其规模之大。
北街南端,街头就是面对山上关帝庙的戏楼,从戏楼下过去,是百十步整齐的石头阶梯,观众可以坐在石梯上看戏。石梯两边是长有三四人合抱大的黄果树古树的山崖,西边有三棵,东边两棵。东边崖边中部的那一棵,有长二丈余的树根如拱桥搭在崖边上,孩子们常常爬上去玩儿,西边一两棵在庙门口,拾级而上就来到了关帝庙。关帝庙西边是用石条从基脚磊砌起来的,足足有三四丈高,笔直挺拔,气势雄伟。进山门,是一个小厅,对山门的一堵墙权作影壁,从影壁两边的门进庙,就是天井,过天井就是正殿。区所在地各单位的职工几百人上千人常常在这里开会学习,正殿是很大的。冬天寒风呼啸,大殿里面也不会有一丝冷风,关帝庙背后上十几步阶梯,是佛家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背后,再上几步阶梯,就观音庵。
徐家这么一个场镇有这么多頗具规模的古庙,五个古戏楼,找遍全川也非常少见,满清民国时期,徐家一直是蓬安上北路第一大镇。要知道,蓬安上北路包括金甲,骑龙,徐家,诸家、茶亭、青山,三兴、二道、复兴等乡镇,是什么原因在什么时候能让徐家店发展成如此规模的徐家场呢?
经过认真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上世纪五十年代,茶亭乡间有很多太古时代的遗迹:石牌坊,像大庭院的古墓,而这些东西,徐家没有。根本原因是,一干多年前,梁武帝时期,茶亭附近的大寅,蓬池坝,安固等地就设置了州郡县,蓬池坝作为州县的治所一直到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283年才撤销,移蓬池县于相如县城,即今天的锦屏镇。而徐家这一带,就是一片农田,而真正发展的起来的时候是康熙帝在康熙三十六年考虑到四川在明末清初大动荡之后,人口锐減,下昭迁移人口填补四川,也就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所谓湖广,古代指湖广省,包括湖南湖北。徐家周边,只有一部分高姓家族是本地人,其他各姓氏家族全是外省迁入的移民,绝大多数都自称是麻城县孝感乡人。实际上移民运动远不是这么简单,四川周边各省都有移入。各省移民入川也带动商人入川经商,徐家这个地方,东去回龙营山,西上相如顺庆,南到广安重庆,北上新政巴中广元,徐家店是商旅歌宿之地。不光是徐家店,东边的杨家瓦店子,托马店,黄家店,西边是观音桥客店,说明徐家这一带的确是商旅集散之地,可能有交易市场。外省的客商正是看重了这一点儿,才聚集到这里来。关帝庙是陕西省客商在四川的商会;禹王宫是湖广省客商在四川的商会;万寿宫是江西浙江省客商的商会。各省客商在自己的商会议事,围集货物,聚会娱乐,他们把他们家乡的戏曲带入四川,陕西的秦腔,湖南湖北的二黄二流,江西江苏浙江的昆曲,高腔带入四川,在长期的演出中,渐渐和四川方言融合,秦腔演变为川剧弹戏,二黄二流成为川剧的胡琴,形成了独具四川特色的昆、高、胡、弹、灯五腔共和的川剧,五个戏台常演戏,过年耍火龙打铁花,过端午中秋或有喜事,或有重要活动要扎彩楼牌坊生巧豆芽,抬幺妹逗幺妹,打莲厢。唉呀!好热闹!文昌宫供奉着保佑读书人文运考上秀才举人解元进士壮元的文昌帝君;财神楼保佑徐家人财运亨通;大雄宝殿,观音庵要人们心存善念,受神佛保佑。字纸塔表示对读书人的尊敬。每逢赶场,街上拥挤不通,特别是文昌宫正前面三个层面的广场,商旅云集,摆百货摊的,舞刀弄枪卖艺的,唱猴戏的,耍魔术杂技的,七八十岁的人还看到过东街禹王宫对面胡老八的绿豆油干儿,东街南街交界处的刘姐姐汤圆,南街钟振清的汤锅合烫油于儿,文昌宫门前的黄凉粉郑凉粉,唐胡娃的锅盔。唉!这只是记忆中小吃的一小部分,后来还有西洋镇,热闹非凡。乡公所集资,袍哥出钱演出的川剧,主要是外地各大戏班,带着川剧的名角来几乎长年不断的来到徐家,都在文昌宫的戏楼演出。把徐家变成了一个戏窝子。徐家黄氏兄弟,黄金鳌黄庆云,兄黄金鳌当师长,在战场上打垮了,到仪陇县当了县长。弟黄庆云回家办庆云茶社,办川剧庆云班,袍哥有一个戏班,还有何家东戏班。新中国成立后,庆云班的人被招进仪陇县川剧团,仪陇县木偶剧团,蓬安县川剧团,还有二十多人每逢节日喜庆,就走到一起来演出川剧,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徐家再次成立川剧团,还有几个老人登台演出。
人口增长,生活用品需求激增,文化娱乐也跟随着活跃起来,带动经商者流入定居,各种娱乐形式各显风采,就这样,徐家店发展成为蓬安上北路第一大镇徐家场了。
多有人共同感叹到,徐家如果不毁,不用下多大工夫,就能开发成为旅游热门景区,可惜全毁了!五个戏楼,禹王宫戏楼在共和国成立前,因为办学校就拆了。新中国成立后,徐家设置行政区公所和乡公所两级政府,乡公所就利用原来的老乡公所,而区公所和公安局派出所就选择了关帝庙。门口的戏楼被拆除了。七十年代,区公所搬下来山来,关帝庙就彻底拆除了,。万寿宫成为粮站,戏楼也同时拆除了。要把医院办在农民的家门口,让乡下的农民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邓家祠堂成为区人民医院。文昌宫有一部分房子分给了贫民居住,因为门前是大市场,所以文昌宫成了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处所和职工宿舍。土地庙解放初期,土改时分给了贫民,皇亲庙成了邮电局,包括乡下的各庙宇因为要让所有的贫穷人家的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都被用作乡村小学的校舍,庙宇全部没有了。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可是没有钱,可以说,是借用了这些地方。
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严重缺失。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可以随便动手毁掉,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为了积肥支援农业生产,领导认为街道石板下面的千脚泥肯定特别肥,于是下令翘石板积肥,结果把铺得平整漂亮的大街变成烂了二十年的烂泥沟。即使到现在尚且如此。文昌宫戏楼和东街财神楼保存下来,一九六六年被拆了,文昌宫戏楼,考查全省的古戏楼,文昌宫戏楼都要占据首位。是最好的戏楼。一九五六年,砍了鸡公梁张之远家背后山上的柏树修了木结构的大瓦房,把文昌宫门前第二层平台掩盖了,原来的广场没有了。这样,不管天晴下雨,文昌宫戏楼都可以演出了,而文最宫门前就变成两边有房子的大街了。五八年以后,成立铁工厂木工厂,这里又成了厂房。铁工厂打锄头铸铧,木工厂制作拌桶犁头等农具。演出仍然利用个戏楼。八十年代改制,工厂变成了私人财产,九十年代,其他地方开始修新戏楼恢复被毁的景点了,镇政府以二十万元把戏楼卖给开发商,开发商把徐家场镇上的街道挖乱,住户木屋改砖房,徐家小学的禹王宫也被拆除改成了砖砌教学楼,昔日的徐家已经荡然无存了,乡下的牛王庙,玉皇观,梓潼庙,隆福寺,何家庙等十多个庙宇,除隆福寺是遭火灾烧了两天两夜被毁,其他地方都是被人为拆除了的。徐家的古遗迹消失了,彻底消失了!
当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发生冲突的时候,在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往往产生一些认识上的缺失。新中国成立后,无神论占上峰,认为求神拜佛是封建迷信,应该破除,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提出了破四旧立四新,所以,庙观就是封建迷信的代表,就该拆除。也有人借毁掉传统的东西来显示自己最革命。人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没有想到,古代精美的建筑艺术,一旦毁掉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今天的新思想,也是在古代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况且,我们还是应该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是个啥样子吧!可是,很多传统文化遗产就被毁掉了。
当年,区公所要从山上搬下来,文化站工作人员曾打报告不要拆关帝庙,当时上面回答说没有保存的价值,还是要拆。而区公所认为这些财产是区公所的,甚至连山门外的古黄果树也是区公所的,也被砍了,都没有想到黄果树的木料是无法做建筑材料的。这些古代遗产到底该是谁的,该怎样处理,是不明确的。
这些问题是那个时候部份地方的社会形态造成的,从古至今都存在。荼亭蓬州坝怍为州郡县近六百年,现在除了两个被风化了的石狮子,就只剩下一片沙滩,这就是明证。不能怪哪一个人。只不过经验教川必须总结纠正训必须总结纠正,才能保证以才能足证
后不再犯。
现在的徐家,放眼望去,全是方正的砖房,老祖宗的东西,找不到了;莲厢不打了;幺妹不抬了;火龙,上世纪一九五八年,龙已扎好了,可是,到了大年三十晚上没人去雯龙,几个小娃儿最大的十岁,小的七岁,跑到文昌宫戏楼去把龙佬出来,拉拉扯扯走了一两百米远,扛不动了,只好送回去,从此,徐家的火龙消失了二十多年,八十年代耍了几次,从此,彻底消失了!作为戏窝子的徐家,八十年代,红了几年后,到现在,四十多年了,徐家再也没有川剧了。
最后,给徐家老乡提供两条吃饱了消饱胀的小消息;我,有一个演得非常好的民间川剧演员杨琴是八十年代在徐家川剧团学的戏;在周口,前几年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徐家走出去的陈老大爷坐在桑梓景区的椅子上,用老人机放川剧音频,不知如今是否尚在否:在南充,徐家走出去的邓老先生,只要川剧团演出,在那里一定见得到他;南充有几个老头儿,常常跑上百里去找川剧看,有一个成员就是徐家走出去的老先生。这三个人,一个没有读几天书,一个高中毕业,一个在大学专修汉语言文学。他们都是川剧迷。古代徐家的背影渐行渐远,彻底消失了,这四个人就算是留下来的尾声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14:3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出自原徐家中学杨崇林老师之手。

发表于 2024-4-4 14:3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4-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口传文化,

2022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4-4-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4-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徐家小学念初中的时候,杨崇林老师是初二班的班主任,当时我在一班,班主任是杨怀礼老师,徐家小学背后就是称砣梁,好文章,满满的回忆!

发表于 2024-4-5 11:1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家街上,名人、圣人、能人,满四文、唐三文、唐四文,是街上青年才俊的偶像和精神教父,更是徐家人的骄傲!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