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73|评论: 0

许龙/史籍上的邛崃人物(1)严君平

[复制链接]

  
        《中国名人大辞典》介绍严君平的文字:
        “严君平(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名遵(据说原名庄君平,东汉班固著《汉书》,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写为严君平),蜀郡成都市人。汉成帝(前32~前7年左右)时隐居成都市井中,以卜筮为业(以占卜耆龟给人看相),因势导之以善,宣扬忠孝信义和《老子道德经》,以惠众人。日得百钱足自养,即闭门读《老子》。精老庄之学,终身不仕,著书十万余言,为当时著名文学家扬雄所敬重(每天他看相,只收够一百个铜钱能维持生活,就收起摊子,回家闭门读书。由于他不慕仕宦,节操清奇,当时声名远播,很受敬重)。年90余,以其业终,史称蜀人爱敬。著有《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隋书·经籍志》),作《老子指归》13卷,使李耳(老子)的道家学说,更加系统条理化,得以发扬光大。前书己佚,后者今仅存7卷。”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记载文字:
        “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耆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於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庄周之旨著书十余万言。扬雄少时从游学,已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杜陵李强素善雄,久之为益州牧,喜谓雄曰:吾真得君平矣。雄曰,吾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强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乃叹曰:扬子云诚知人!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敬爱,至今称焉。”
        
        皇甫谧《高士传》(魏晋时期皇甫谧所著,共三卷)关于严君平的文字:
        “严遵字君平,蜀人也。隐居不仕,常卖卜于成都市,日得百钱以自给。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扬雄少从之游,屡称其德。李强为益州牧,喜曰:吾得君平为从事足矣。雄曰:君可备礼与之相见,其人不可屈也。王凤请交,不许。蜀有富人罗冲者,问君平曰:君何以不仕?君平曰:无以自发。冲为君平具车马衣粮。君平曰:吾病耳,非不足也。我有余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冲曰:吾有万金,子无儋石,乃云有余,不亦缪乎?君平曰:不然,吾前宿子家,人定而役未息,昼夜汲汲,未尚有足。今我以卜为业,不下床而钱自至,犹余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用。此非我有余而子不足。冲大惭,君平叹曰: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也。时人服之。”
        
        《广博物志》有关文字:
        “鸿安兵,成都人,与严君平善,作君平诔曰:无营无欲,澹然渊清。又有林闾翁孺者临邛人,亦君平友。

        西晋张华著的《博物志》中,有这样一个传说,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有一个人顺着大河乘船而上,到了天河的尽头,见到一个女子织布,其丈夫牵牛饮水,他问这是什么地方,那个女的说这里不是人间,你回西蜀问严君平就知道到了什么地方了。那个人回来后找到严君平,请他解谜。严君平说:八月,我看到客星侵犯牛郎星、织女星,心里感到很奇怪,原来那正是你到达天上星座的日子,你已经到达日月之旁了!此事虽然过于神话,却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严君平学识广博,班固在《汉书》中亦称严君平蜀人爱敬,至今称下焉。”

        唐李白《古风》诗赞严君平曰:“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观变穷大易,探元化众生。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沉冥。”

       《邛崃市志.人物补遗》历史人物“严君平”条原文:
        严君平(公元前86~公元10年),名遵,蜀郡临邛人,西汉著名哲学家。严君平本姓庄,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庄”为“严”,始称严君平。
        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君平每天卜筮得百钱,足够生活费用,便闭户下帘,从事《老子》《庄子》《周易》等书籍的研究和写作,著书10万余言,有《道德直经指归》(《隋书》中称为《老子指归》)十三卷、《周易骨髓》等传世。蜀中名士李权说:“仲尼、严平,会聚群书,以成《春秋》《指归》之文。"陈寿在《三国志·秦宓传》中也说:“书非史记周图,仲尼不采;道非虚无自然,严平不演。”两人认为,严君平像孔子一样,学识广博、坚实,自立一家之言。常璩在《华阳国志》中,就有“君平著《指归》为道家之宗”的评述。
        严君平爱好清静,崇尚自然,不愿做官。蜀中富翁罗冲对君平说,你为什么不出去做官?我已经为你准备好车马钱粮了。严君平婉言谢道:“我有余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并说:“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也。”时人服之。
        严君平的道德文章,深受人们的钦佩和景仰。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少时从其游学,后来身居京官要职,常在朝中称赞严君平才高德厚,并在所著的《法言·问明篇》中写道:“蜀庄之才之珍也,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隋、和何以加诸?”扬雄认为严君平才高德厚,珍如隋珠,洁似和璧,清白一生,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情操。三国时,蜀国王商曾为君平立祠,以示崇敬。严君平生前流寓过的地方,如成都、唐昌、郫县、广汉、绵竹等地所留下的遗迹,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保护,甚至还有以他的姓字命名的地方,如成都的君平街,郫县永胜乡的君平墓,今彭州市(原唐昌境内)亦有君平乡。
        关于严君平的籍贯,《汉书·王贡两龚鲍传》泛称为蜀人,“卜筮于成都市”。《华阳国志》说他是成都人。而《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五则谓:“严尊字君平,临邛人,卖卜于成都市。"明《名胜志》亦云:“严君平故里在(邛)州东十五里,地名万担坝。”
        严君平寿终成都后,归葬于临邛万担坝。民国8年(1919年),邛崃县修志局在距君平墓约两里许通往县城的大路旁,立“汉严君平故里”碑。民国16年(1927年),县人张清平(张志和)等人在整修君平墓时,竖“汉隐士严君平墓”碑,两碑俱已不存。1995年严姓人士为维护家乡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踊跃捐资,重修墓茔,重竖墓碑,刻有《西汉隐士严君平墓碑重竖记》勒石。
        注:图片来自网络。
20240405100626front2_0_7417959_Fm53dmgluELsnOEUSnKnMR_oJxYu.jpg
20240405100626front2_0_7417959_Fswn61ZapgvTv7zImu2DV-EnDd2x.jpg
20240405100626front2_0_7417959_FuvhObM9bizZ6BJVpXXlIAe1Jv3q.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