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來到杭州西湖,她象一颗璀璨明珠,映照着断桥,在阳春三月里,同几位美女作家一块到此采风,心情也好,人也年轻了许多。 七十年前,我在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在<<杭州日报>>任记者。在这被誉称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地方工作,我十分满意。 记得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那么和谐。我站在断桥上,怀揣着激动的心情,用笔名云海。写下一首<<断桥>>发表在<<杭州日报>>文艺副刊上后,收到了许多读者來信。 有一天,我釆访回來,一上船,我便被一群年轻姑娘团团围住,争着要我签名,一位叫罗佳的姑娘突然出现在我眼前。她的美把我深深吸引。她那优雅的气质如同白玉般光洁,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尤其她出版的<<西湖月>>诗集,我爱不择手,为之倾倒。 游船轻轻划开水面,留下一条条波纹,真沒想到,在这儿遇上她,过去只在文艺报刊上了解她,文笔流光溢彩,令人陶醉。可从未见过面。今天有幸遇上她,有些激动。那时我已25了,也想物色个对象,在那儿安家算了,可高不成低不就,人才好的文化差,文化高的谈得拢的人又不漂亮,所以至今单身。 那天真是上天安排,坐在船上,我捧着我发表的<<断桥>>不断偷眼看她,她脸儿红红的,声音温柔的,隔一会,我把<<杭州日报>>递给她点评我的歪诗,她笑了笑说:"这诗我早拜读过了,可……" "可什么?"我问。 她说:“断桥则虽显得更为古朴典雅。它横跨在西湖之上,连接着两岸的风景,描述虽美但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听她说了半天,说我没有写出高度,没有写出大境界。 她说断桥之美,不仅在于其风景之秀丽,更在于其背后还蕴含的美妙爱情故事。在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西湖断桥,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西湖断桥邂逅,言归于好。还有另一种爱情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他们相约在断桥上相见,希望能够得到月老的眷顾。然而,命运却捉弄了他们,让他们错过了彼此。最终,这对恋人化作了两只蝴蝶,在断桥上翩翩起舞,永不分离。这两个故事被后人传颂至今,成为了断桥最为动人的传说。也为断桥景物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总之关于断桥版夲就有好几个。 听完她讲的断桥的浪漫传说,我同她在这春暖花开时,漫步在断桥上,心里想,她的确高我一筹。从那天起,她的谈话让我迷醉在心,难以忘却。 为了更好与她接近,我加入了浙江省作家协会。每逄我來到在断桥上,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 年底省作家组织采风,我想靠近她,可见一英俊男子与她并肩而行,谈得非常投机,难道罗佳她…… 游完西湖,我们来到了杭州饭店。我上前给她俩点了一壶龙井茶,特意观察他俩是否…… 可罗佳只是对我点了下头,不让我就座,我一下感到心里一阵绞痛。我独个儿来到了湖滨步行街。这里热闹非凡,人流如织。我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脑象不受指挥,觉得这座城市好象没有我的存在。回想前些日子,我同罗佳來到这条街上,我特意为她点上她最喜欢吃的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味道正宗,口感是肥而不腻。她高兴得拍打我肩。可今天见她同那小子那么亲热…… 夜幕降临,西湖上霞光满天,映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我站在断桥上想了许多,许多…… 五四青年节,一大早,罗佳突然骑自行车來到报社。给我买來了我最喜欢的白衬衫。要我载她去吃东坡肘子。一路上她还用普通话朗诵我的<<断桥>>…… 笫二天她要到大西北了,说是支援那儿搞建设,罗佳说:"她是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的,所以,那儿需要她。 当我俩站在断桥上,离开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留恋。但我知道,这次的离别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我俩还会再次来到这片人间仙境,继续细细探寻它的美丽与神奇。 1957年7月,我因我的<<西湖佳话>>散文集被打成右派,弄回老家云京农村管制劳动。 后來罗佳追來云京,我说:"你得回去,我俩不合适,你还年轻。"说到这儿,她伏在我肩上哭了…… 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來到西湖,站在断桥上,看见她早已來了,双手拄着拐杖,弓起腰,一见到我,她大声叫着我的笔名云海……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