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024|评论: 4

邛都国和古城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8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邛都国和古城山

凡丁
       史载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沿革》34p载:“邛为古蜀国,《禹贡》梁州之域,商并梁于雍。周职方以梁合雍,其地为蜀国。慎靓王五年,秦惠王置蜀郡,地属之。秦始皇二十六年置临邛县,取邛来山以为名。”
      【按】
       临邛之“临”字,甲骨文通“监”字。《说文解字》:“临,监临也;从卧、品声。”读音“临邛”时意为:临近邛都国;读音“监邛”时意为:监视邛都国人的一举一动。(注:此为前人研究成果。)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山川》39p:“古城山,州治南七里。”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祠寺》312p:“古城庵,在州东六十里(约在今回龙、高埂一带),明天启七年(1627),邑人傅儒林舍宅为庵。”
       又
      《汉志》载:“越巂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属益州。应劭曰:‘故邛都国也。’”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邛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邛都县。无几地陷于淤泽,因名为:邛池。(即邛海)”
      《汉源县建置沿革》:“秦并蜀,于笮地设吏治理……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兵杀邛、笮等部首领后,于笮都设沈黎郡(今汉原)。”
       根据以上脉络清晰的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0)始置的临邛县,临近古蜀国最后一个王朝—邛都国。“古城山上的古城”,应是古蜀国的最后一个都城!
      《后汉书.郡国志五》注引《华阳国志》佚文云:“邛来山本名邛筰, 故邛人、筰人界也……邛人自蜀入, 度此山甚险难,南人毒之, 故名邛来。”
       广义的邛崃山,广到今称“邛崃山脉”。南北纵向千余公里,约呈L形。
          1712545964574.jpg
       皇帝大战东夷蚩尤时,战败的一支邛人部落,从今山东一带,辗转到西北地区,顺大山峡谷,南迁到大西南地方,后成为古代北方各民族迁徙的通道,元代开始写作:邛崃山。
       这一支来自东方夷族的邛人部落首领蚕丛,因参加公元前1046年的武王伐纣,建立西周有功,从而建立方国为:蜀。不久蚕丛僭号称王;杜宇起称帝。
      《华阳国志.蜀志》开篇:“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地称天府,原曰华阳……四渎(沟渠)则汶江出其徼。故上圣则大禹生其乡,媾姻则黄帝婚其族……
       有周之世,限以秦巴,虽奉王职,不得与春秋盟会,君长莫同书轨。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中华书局《金文编.蜀字》
          1712529226699.jpg
       汉.扬雄《蜀王本纪》:“荆(湖北地方)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杜宇)以鳖灵为相……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禪舜。”鳖灵即位称为:丛帝。

       特色词条“高山古城遗址”说:“高山古城遗址墓地年代约4500年以上,延续时间长,分布密集,葬式丰富,人骨遗骸保存完好,是成都平原年代较早和较为完整的史前墓地。”
       按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灭掉成都金沙的开明王朝后,开明王子泮,逃到今越南河内立国。但是,邛都国作为附属国被保留,可能基于考虑邛都国的“邛人”为五帝之一的颛顼支庶,系蚕丛氏的嫡裔原因!
       同理,秦始皇时,今大邑县的䢺国自废为镇后,秦始皇也没有赶尽杀绝。
       大邑县官宣《䢺江镇图片》
          1712546026918.jpg
       蜀的发源地,在距今4500年前的今大邑县高山镇“古城埂”位置。今广汉三星堆为祭祀坑。而成都金沙的“蜀”国,为望帝杜宇的丞相鳖灵所建立的开明王朝,有现代学者分析鳖灵为篡位。
       总之
       古蜀国应是当时的“联邦制”国家,包括䢺国、笮国,晚期包括濮国。总疆域的北方边境,到今陕西华山之南,属于大禹时期所划九州的梁州。
       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的是梁州地区历史。
       清.光绪版《九州总图》供图:董伟
       1712546075037.jpg       
       大禹时期所划九州的梁州,面积大略是三国时期的蜀国。三国(魏、蜀、吴)以后,通称其为:古蜀国。
       而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0)始置的临邛县,包括现在的崇州、新津、都江堰市以及大邑县、蒲江县等地。既是古蜀国的发祥地,又是古蜀国最后一个王都!
       民国《邛崃县志.疆土志》42p:“秦始皇置临邛县时,县治即秦时蜀守张若(所筑)临邛城故地也。当时郡县未定,临邛疆土奄有(全部占有)今:崇(州)、新(津)、灌(县即今都江堰市)及大邑之地。”
       所以
       清.康熙《直隶邛州志.沿革》34p载:“临邛为古蜀国。”
       当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前111)将邛都国迁到今西昌降为“邛都县”时,中国的大西南多了一个“西南夷”的“夷族”,1956年,毛泽东将“夷族”改为:彝族。
       正是
       歌曲《乡愁》云:“多少年的追寻,多少次的叩问。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
       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土生土长的邛崃人,经过“多少年的追寻,多少次的叩问。”终于在2024年4月4日,笔者参加卧龙陈氏三十届清明会的午后,相约邛崃人陈善兵,在蒲江县西来镇临溪社区一把手陈波带领下,驱车前往西来镇的“白马村”,按图索骥地找寻到了古籍中记载的“古城山”位置。原来,“古城山”就挨着现今邛崃市的宝林乡!
       1959年邛崃、蒲江合县;
       1962年11月1日,“邛崃蒲江县”分县时,将邛崃县宝林乡的三个大队划属蒲江县西来乡。
       甚幸!
       这座“古城山”上的古城,己于1982年被蒲江县列为“蒲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山的残城墙》手机拍摄:凡丁
          1712538044559.jpg
      
       央视《寻古中国》节目《古蜀国的八座古城》示意图
      
1712546134550.jpg
       图中
       大邑高山古城、大邑盐店古城、新津宝墩古城、崇州紫竹古城、崇州双河古城、都江堰古城、温江鱼凫古城、郫县古城。除“温江鱼凫古城”和“郫县古城”外,其余六个都在古临邛县境内。
       如果加上蒲江县“古城山”的“邛都国古城”的话,共是七个!


       欲知详情,请查看《蒲江县西来镇“残城址”调查》文
       该文发在蒲江论坛 链接地址:
        https://www.mala.cn/thread-16592586-1-1.html
                                                                                                                                           2024/4/8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3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高山古城人是否来自蚩尤部落


       现代科学考古证实:“高山古城人”中有两个族源,其中一个族源 符合《华阳国志.蜀志》所载!
      《华阳国志.蜀志》开篇:“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
       央视《寻古中国》节目说:
       为查清高山古城中居民构成
       研究人员对出土人骨进行DNA分析鉴定
       他们或是来自黄河上游的“西北人”
       或是来自长江中游的“南方人”
       存在着不同族源的汇聚与发展

      【按】凡是带“夷”的民族都来自姜子牙的封地—齐(山东、河北一带)。一周前,央视十频道连续播放了五期《寻齐记》节目,说东夷民族属于华夏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历史,田氏代齐以后出现了齐桓公、齐景公称霸七雄。
       而“邛都国人”是汉武帝给扣的“西南夷”帽子!
       以下是央视节目播报的有关摘录
       〈一〉
      《寻古中国》:蛮荒之地如何成为人间乐土?悠悠宝墩告诉你
       直播四川联盟2023-06-11 19:25浙江
       当今成都是超级大都市
       早在四千年前的成都平原
       就出现过八座古城
       这些古城都是谁建造的?
       古蜀人如何把蛮荒之地变成了人间乐土?
       这些古城为何仅延续数百年便惨遭废弃?
         1712797362889.jpg

       在抽丝剥茧的考古探寻中
       神秘古蜀国的轮廓逐渐清晰
       跟随《寻古中国·古蜀记》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第二集《悠悠宝墩》
       在丰富精美的文物遗存中
       了解成都平原古城的兴衰
        
1712797824453.jpg

       自1995年开始
       在成都市中心100公里范围内
       陆续确认了8座史前古城遗址
       新津宝墩古城
       岷江东岸的郫县古城、温江鱼凫村古城
       岷江西岸的都江堰芒城、崇州双河古城和紫竹古城
       大邑县的盐店古城和高山古城
       高山古城发现最晚却年代最早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这些古城能否揭开古蜀族群来源之谜呢?
        
1712798235605.jpg

       高山古城遗址
       这座距今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城址
       总面积约34.4万平方米
       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斜梯形
       研究人员对其土壤进行浮选后
       发现遗址内水稻比例占90%
       与传说中黍、粟等耐寒耐旱作物不同
       从小米到大米的主食变化
       这一发现带来新的疑问
       高山古城的主人
       到底是蜀王族人还是另有其人?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1712980395169.jpg
       2014年前后
       高山古城发现88座墓葬和一座人祭坑
       由于墓葬浸泡在地下水
       4000多年前古蜀人骨架保存完好
       有19具人骨却被人为拔除牙齿
       拔牙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风俗之一
       大多出现在黄河与长江流域部分地区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山川阻隔之下
       拔牙风俗为何会出现在成都平原?
        
1712980774577.jpg
       在科学分析和技术鉴定帮助下
       研究者猜测拔牙是成人仪式或宗教仪式
       按时间顺序将出现拔牙现象的地区连线
       一条横贯中华文明的传播链赫然出现
       从黄河流域向南传播至长江中下游
       再通过江峡流域或人群迁徙进入成都平原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1712981034578.jpg
       为查清高山古城中居民构成
       研究人员对出土人骨进行DNA分析鉴定
       他们或是来自黄河上游的“西北人”
       或是来自长江中游的“南方人”

       存在着不同族源的汇聚与发展
       在洪水的长期侵袭和先民迁徙中
       距今四千余年的新津宝墩古城
       正在慢慢崛起
       4500年前宝墩先民种植的一粒稻谷
       开启了古蜀文明向前迈进的脚步
       ……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