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七十年代的小学,老师也有在放学后把听写或作业错误多的同学留下来重新抄写、讲解、改错,不知道这算不算补课?
八十年代的初中,星期天(那时没有双休)也有补课半天的,但学校、老师没有收补课费的。
大概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教师补课开始“流行”开来,而且有偿收费了,逐渐的就出现了专门的补课机构。这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化”的提出有关。
在九十年代以前,很少补课(主要是毕业班)、作业也不多,但成绩好的依然好,成绩不好的也没见差到哪里去,毕业后能考上初中、高中、中专、大学的学生继续读书,没有考上的就回乡(街道)劳动或接班,大家都有“事”可做,坦然接受。
而现在虽然“普九”了,但考不上高中的孩子怎么办?连大学毕业找个好点的工作都难!这种“教育焦虑”成为补课的第一推手。
同时,自从教辅资料流行、奥数热捧之后,学生如果不补课不练习高难度习题,恐怕连一些考试的试题都搞不大懂,更不要说去参加重点、名校的(录取)考试了。而且,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本身的“深度”就比过去高,需要“跳起来摸高”,不补课、不上补习班,那是跟不上教学进度,更达不到考试“分数”的要求,面对“门槛”的不断升高,只能争先恐后地去补课!补课!!补课!!!这就导致了“内卷”的产生,而且越来越“卷”,越“卷”越补——而“补”了成绩(分数)也不一定就好,甚至带来拔苗助长的负效应。
这样,我们的教育、考试与补课便陷入了一种死循环。
相反,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力、创新思维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则被严重忽视了。这也是扩招以后大学毕业后成倍增长,而社会及企业所需专业技术人员或人才又严重不足,造成了用工难、就业也难的困境,这似乎又是一个死循环。
这不仅是当前教育,更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反思的一个重大社会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