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上海部分交付不久的经适房被二房东和中介违规出租,曾引发舆论关注。当时,属地主管部门表示将追查到底。
近日,《新闻透视》记者以要租房为名,再次来到这些经适房小区,发现二房东和中介并没有收手。不同中介带着记者,看了11套待租房源。而这些房源基本都由二房东掌握,通过中介出租。中介与二房东称“前段时间这里置翔佳苑被查过,但是现在没人查了。”
与此同时,记者又接到了来自闵行的新投诉。有市民反映,浦江瑞和城的肆街区、伍街区,都是去年交付的经适房小区,违规出租情况比比皆是。同样在一天的时间里,两名中介带着记者分别看了近十套待出租的经适房。其中,肆街区13号楼内的一套两居室,还被二房东违规改造、增设厨卫,变成了两套一居室来出租。中介热情地介绍道:“隔成两个一室户,就等于有了独立的厨房卫生间,隔出来的2200元/间。”
报道刊发后,再次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质疑,“还说要整改,这是怎么整改的?”“这样的房子有几间是给真正需要的人的?这真是把网友的猜想都坐实了?”“看来这个保障房没多少必要了。实际上真正需要的没拿到,拿到的没多少用处。”还有网友建议,“适当放开房价,让老旧二手房、偏远空置房自然成为经济适用房。尊重经济规律,辅助合理调控。”
事实上,早在2019年9月,《新闻透视》就曾报道过上海的经适房存在违规出租。而眼下,周边中介挂牌出售的也有不少这些小区里满五买断的房源,很多房子还维持着刚交付时的毛坯状态。也就是说,政府为住房困难人群提供的保障住房,不少在空关五年后就被再度出售了。处罚虽可以儆效尤,但并不是最终目的,除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外,还应当从经济适用房本身的产品设计上做进一步优化。
上海律师协会行政法业务研究委员会顾问陈振宇表示:“经适房越来越偏远了,当时很多申请人的确有住房需求,但是他拿到这房子后可能工作在市中心,没有办法实际去居住,于是出现了一些空置。下一步有可能的话,把一些房源从共有住房转换成保租房,离市中心更近一点,这样一来政府的好事可以及时地让市民享受得到。”
媒体还提到,根据相关规定,经适房源如有违规出租且逾期未改正的,房管部门可责令腾退房屋,且购房人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保障性住房。但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现行规定,只要违法的业主配合整改完成,通常就不会再有后续处罚。这就容易让经适房违规出租,陷入屡犯屡改,屡禁不止的怪圈。闵行区表示,对全区经适房小区开展上门排查工作,并建立后续长效管理机制,而嘉定区也表示,将在其区内经适房小区上马人防+技防措施。希望这些举措能落地见效,形成经适房小区管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