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对伊朗导弹的拦截率,两岸蓝轮给出两个数据:1,百分百拦截。2,97%的拦截率。
这根本是无知,更是刻意为美以吹牛。
反导等于用子弹打子弹,无任何反导系统能保证百分百拦截。
以海湾战争中,美爱国者导弹对第一代的落后导弹飞毛腿的拦截率看反导。
反导和导弹的较量,从来都是矛比盾要更强悍一些。反导系统通常会比弹道导弹本身昂贵数百倍,却仍然不能保证百分百拦截。
对单发或数发数十发导弹,以美国海湾战争时爱国者的拦截率也只有单发拦截弹10%,四发拦截弹25%的拦截率。
当年爱国者PAC-1的拦截成功率是3%-4%(美国人自己宣传是10%,25%则是多枚拦截一枚的概率),即使是现在最新的爱国者PAC-3对飞毛腿的拦截成功率也只有30%-40%左右(而且速度不够,不能拦截ICBM,只能拦截短程弹道导弹)
对1枚导弹或数十枚导弹,导弹在哪,什么时候发,导弹参数全知道,你用1000个反导导弹全力拦截,导弹拦截率肯定能无限逼近100%。
问题是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军事也要讲经济学,边际效应决定无限逼近100%的导弹拦截率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核威慑体系在经济学意义上是永远有效的。
成百上千发导弹的齐射根本无法拦截。美国的反导系统从始至终都没考虑过去拦截苏俄核导弹的全力一击。
吹的神的以铁穹系统,其只能拦截哈马斯价值800美元的土火箭,其“塔米尔”拦截弹单价4万到5万美元,用于反单价800美元的土火箭,会把以色列打破产的。
美国在海湾战争,经常要数枚爱国者才能拦截一枚飞毛腿B。
爱国者2的单发命中率低于25%。
关于爱国者2拦截成功率的信息:爱国者2命中率“低于25%”,具体的数值有至少三种说法: 2%-9%,<25%, 40%。
第一种说法来自于一个叫Theodore Postol 的麻省理工教授在 1991年发表的一篇叫做Lessons of the Gulf War, Experience with Patriot. 的文章。
文章里对爱国者PAC2导弹的命中率低。是根据导弹残骸上的弹孔推测出来的。这个说法显然有其道理。 因为被打下来的导弹应该会有密集的弹孔。
标准接战准则是以平均四枚爱国者导弹拦截一枚飞毛腿导弹; 在沙特阿拉伯则平均发射三枚导弹。准确度只分别是25%及33%。
伊拉克对飞毛腿导弹的重新设计也在爱国者的准确度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
伊拉克把苏联设计的飞毛腿导弹重新设计飞得更快,结果是这些改动弱化导弹弹体本身,令导弹更有可能在重返大气层时碎裂。这对爱国者构成大量的目标,却无法知道弹头是那一个。
目前的导弹防御系统其实际拦截率是相当低的。经调查发现,其中多数并非“爱国者”导弹系统的功劳,而是伊拉克方面对“飞毛腿”导弹进行修改,导致其自身出现各种状况,“爱国者”系统的真实拦截率还不到40%。这还是建立在拦截的导弹性能本身就堪忧的基础上,若是对于一些新型导弹拦截成功率则会更低。
关于25%命中率的说法则来自于1991四月份,五角大楼的战况分析。
报告指出 四分之一的战果得到确认。至于如何确认, 我们不得而知。
关于2%的命中率的说法则是以色列的报告。
该报告指出爱国者2 几乎没有任何成功拦截。
最后Zimmerman得出的命中率大约为40-50% (第三个结论)
最后结论:
拦截的准确率,倾向于9%和40%中间的25%。因为确乎Zimmerman报告中提到多次“未完全拦截,但仍然有效”的案例。
折中计算更为客观。但这25%的拦截率也是在四枚拦截弹齐射拦截一枚目标导弹的情况下。
对于技术更高要求更高的中段反导拦截而言,截止2017年6月,美军进行的19次拦截试验中,仅成功10次,概率刚超过50%。在2017年5月,美国才首次成功完成对洲际弹道导弹的中段拦截试验。据悉,这次成功拦截的洲际弹道导弹飞行速度较之前更快,更贴近于“实战”化。若是真正面对实战化的洲际弹道导弹,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很有效的拦截手段。
高超音速武器,一般而言,速度超过5马赫的武器就能被称为高超音速,这相对弹道导弹已经相当慢,即使如此,按时速5马赫计算,反导系统的反应时间也仅有约4分钟,这还不包括其变轨能力带来的“额外”拦截难度。因此,中俄先进得多的洲际导弹和高超声速导弹根本无法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