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76|评论: 0

[原创] 大逆不道之改——旧话要重提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3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逆不道之改——旧话要重提九

前言
    如题。因成语的改写背离成语的语意。
    “旧话”。笔者于2020学年起连续三年提出质疑,今为第四学年。
    “要重提”。改写的文字出问题,会是作者心目中改写的标准有问题。最好能着重解决后者。
    “九”。上一篇为《怎么打起来了——旧话要重提八》。

知识性差错(1-2)
   2023学年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57页: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浅析
    课文似未忠实于原来成语的重要语意。

    把成语改写为现代汉语之小学语文教材,应持一定的标准,以有章可循地改写及评价。愚以为,改写标准可简言之“信、达、雅”。其中的“信”,就是讲求真实性,如实反映原文重要的人、事、景、物、意、理。这个“意”,指语意。
    那么,成语“亡羊补牢”原来的语意是什么?且看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成语出处“亡羊而补牢”之“亡羊”,指失去了羊;“补牢”,指修补羊圈。“亡羊而补牢”之“而”,表顺承,其连接的“亡羊”、“补牢”两项,在时间上先后相承,“而”相当于“然后”——亡羊然后补牢;这两项也是在逻辑上相承,“亡羊”,受损,“补牢”,止损,“而”相当于“就”—— 一亡羊就补牢。如是,时间上没拖延,行动上没拖沓:才“未为迟也”——评价正面。
    课文并非亡羊然后补牢,而是亡羊再亡羊才补牢,不是一受损就补牢,而是受损再受损才补牢。这至少是慢一拍了——与“未为迟也”相悖——实为迟也。其中的关键句,“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意为,羊已亡,补啥牢,不是与原来成语的语意唱反调吗?
    简言之,亡羊然后补牢,原成语语意;亡羊再亡羊才补牢,课文语意。一亡羊就补牢,原成语语意;受损再受损才补牢,课文语意。
    辞书是正确阐释原来成语语意的典范,可参考——均有关键词(补牢)赶快,及时。


    1.《汉语大词典》——【亡羊补牢】 《战国策楚策四》:“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谓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后及时补救。
    2.《辞海》——【亡羊补牢】 《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牢,关牲口的圈。意谓失去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
    3.《辞源》——【亡羊补牢】 比喻出了差错后要及时补救《战国策楚》四:“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课文之“补牢”可有“赶快”?没有,有的只是“迟缓”。可有“及时”?没有,有的只是“延时”。如此之“晚”,课文中的“他”还好意思瞎说“现在修还不晚”的。

    综上,改写不以信为是,不以不信为非,自说自话,不忠实于原来成语的重要语意,使得改写后的成语故事像新编,像戏说,就是不像原文——实乃不肖子孙。
    曰,“改”而无信,不知其可。
    又,课文语意,谬种也——谬种不可流传。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